
出版社: 海南
原售价: 49.90
折扣价: 29.50
折扣购买: 天地一行客
ISBN: 9787573002624
作者:季羡林 1911年8月2日—2009年7月11日 山东清平人。因家境贫寒,六岁去济南投奔叔父。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35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被胡适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季先生还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季羡林先生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教育家、历史语言学家、东方学家、翻译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季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学术界他曾被誉为“中国东方学奠基人”。此外,他还有大量散文、杂文作品问世,风格自成一体,在文学界赢得了广泛好评。 编者:老愚 资深出版人、社会观察家、FT中文网专栏作家,著有散文随笔集《在和风中假寐》《暮色四合》等。 本书编者在充分阅读、了解季先生作品的基础上,以“箴言录”的形式,完成了八万字的辑录工作,内容涵括中国传统文化、读书与治学、中西文化对比、哲学与美学、人生与世相等,字字意深,展现季羡林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本书也是一本讲真话的人生大书。大,指的是大格局与大境界,先生虽历经坎坷,却仍不失赤子之心,到晚年,他对人事看得极为透彻,又勇于表达,且善于表达。真诚、恳切、犀利——这三个词或许可以用来概括其行文之风骨。这些珍珠般的哲思,启迪我们的思考,也有助于我们充分地感受先生的人格魅力。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愿每个人都达到“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达观人生。
四季感怀 古人诗:“镇日寻春不见 春,芒鞋踏破垅头云。归来 笑拈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 分。”诗人的春天是嗅出来 的。在过去的九十年中,我 大概每年都通过我的某一个 感官,感知春天的到来,心 中充满了喜悦和光明,眼前 有无限的希望。 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 ,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 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 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 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 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 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 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 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 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 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 存在,顾而乐之了。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 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 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 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 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 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 ,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 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 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 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 朵,干朵,万朵,大有凌驾 百花之势了。 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 放”,这个“怒”字用得真是 无比地奇妙。二月兰一“怒” ,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了一 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 遍大干世界,紫气直冲云霄 ,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 了。 朝阳越升越高,透过浓 密的枝叶,一直照到我的头 上。我心中一动,阳光好像 有了生命,它启迪着什么, 它暗示着什么。我忽然想到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每天早 上对着初升的太阳,静坐沉 思,幻想与天地同体,与宇 宙合一。我从来没达到这样 的境界,我没有这一份福气 。可是我也感到太阳的威力 ,心中思绪腾翻,仿佛也能 洞察三界,透视万有了。 我常常一个人在暮春五 月到山上去散步。暖烘烘的 香气飘拂在我的四周。人同 香气仿佛融而为一,忘记了 花,也忘记了自己。 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 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 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 想的当然是荷花。 月很明,西山顶上有一 片火,大概是野火吧,熠耀 着,微微地发红。自一下楼 就看到了,沿着生物馆后的 马路走向西门,随时抬头可 以看到这片火。出了校门, 在影绰绰的树的顶上,又看 到这片火。沿着校外的大路 走回来,走到宿舍门口的时 候,西山顶上的火还在亮着 ,而且更亮了。我笑着说: “这是上帝给我的启示,我 的inspiration。” 晚饭之后,早已过了黄 昏时分。我们走出校门,走 到唯一的一条横贯全镇的由 南向北的大路上,想领略一 下古镇傍晚的韵味。此时, 全镇一片黢黑,不见一个人 影,没有一丝光亮。黑暗仿 佛凝结成了固体,伸手可摸 。仰望天空,没有月亮,群 星似更光明。身旁大树的枝 影撑入天空,巍然,森然。 万籁俱寂,耳中只能听到远 处泉声潺谖。我想套用一句 唐诗:“泉响山愈静。”在这 样的情况下,我真仿佛远离 尘境,遗世而独立了。我们 在学校的一座小楼上住了一 夜。这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一 夜。 P2-4 ★ 此选本的独特意义:编者在充分阅读、了解季先生作品的基础上,以“箴言录”的形式,完成本书的辑录,内容涵括中国传统文化、读书与治学、中西文化对比、哲学与美学、人生与世相等,字字意深,展现季羡林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 季羡林的文章是语文中高考选篇重要来源、中小学生阅读标准范本。本书收录《神奇的丝瓜》《二月兰》《母亲》《幽径悲剧》《清塘荷韵》等多篇入选义务教育教材的文章精彩选段。 ★ 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我们严格遵从作品原稿,某些字词、异形词、标点的使用,也根据作者“当时”语境,未作改动,力求还原最真实的季羡林先生。 ★ 装帧简朴典雅,完美典藏。内外双封,特种纸张印刷,装帧朴实又不失典雅;内文100克胶版,轻便阅读又不失其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