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克博士教育法(珍藏版)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7.婴儿的不同个性特点 新生儿的个性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有的孩子爱哭闹,稍觉饥饿或不 适就会大声嚎哭,或吐奶,有的孩子则生性“老实”,既不哭闹,吃奶时 也很规矩。家长要做的是,就是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了解孩子的需要。 (1)哭泣 新生儿的个性一开始就有爱哭和不爱哭的区别。爱哭的孩子稍有点饿 或听见声音睁开眼睛,以及尿片湿了时都要哭,哭声又粗又大。与此相反 ,也的婴儿则几乎不哭。 (2)吃奶 给不安分的婴儿喂母乳,当吃了5~7分钟后,饥饿感一消失孩子就不 再吃奶。这时如果硬把奶头塞进他嘴里,他就会像生气似地把吃进去的奶 全部吐出来。待过了10分钟后,他又会因肚子饿了而啼哭,只有再吃5~6 分钟的奶才能睡去。但有时他也会在吃完第1次奶后一直睡4个小时,对这 样的婴儿就不能按时间有规律地授乳。有时1天要喂十二三次,特别是当母 乳的分泌不很好时,婴儿的个性和母亲的焦躁相结合,就会使婴儿的生活 变成仅仅是为了吃奶。 由于很多母亲坚持不下去,因而就对母乳喂养失去了信心。换喂牛奶 后虽稍有好转,婴儿仍然不很安静。当奶瓶里的牛奶流通不好时,婴儿就 会生气地哭起来,把奶嘴也吐出来,干脆不吃了。当母亲正庆幸好不容易 才算喂完奶时,刚过了20分钟,他又把奶全部吐出来,这样的婴儿之中男 婴占多数。由于每次吐出的奶量不同,饥饿的时间也就不同。这种婴儿到 下一次哭叫要吃奶的时间有时只有1个半小时,有时也有2个小时,喂奶时 间没有规律。这种情况不是吃药所能治好的,而是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会 自然好转的。 有的孩子吃了3、4分钟奶就累了,不想吃,当把乳头在他嘴里动一动 又开始吃了,可是吃了2、3分钟后就又不吃了。这样,婴儿吃完一侧奶要 花20分钟以上。与此相反,有的婴儿不用10分钟就能咕嘟咕嘟地吃完母亲 的一侧奶,接着又去吃另一侧奶,并且吃着吃着就含着乳头睡着了。但在 出生后的第一周里,即使是同一个婴儿。其吃奶方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一般是每天吃7~8次,也有吃5次的。既有爱吃的时候,也有不太爱吃的时 候。也不是每次都吃一样多。有的婴儿在吃完奶后往往把多吃的部分吐出 来,也有一点也不吐的。在经常吐奶的婴儿中,男婴居多。到了这个时期 有的婴儿每次都像喷水似地吐奶,体重也不见增加。这种现象不是病,而 是婴儿个性在这个时期里的表现,不必担心。 在美国的医院里实行一种在婴儿出生以后立即让其俯伏的方法,这种 方法由于在产院里要将婴儿集中到新生儿室,从便于监护的角度或许是合 适的,由于婴儿生下来以后常常会吐奶,让婴儿俯伏头部侧卧,即使吐奶 ,也不会发生吞进气管里的危险。不过,在家庭里让新生儿俯伏是否合适 ,尚有疑问。 (3)睡眠 当孩子出生半个月之后,个体差异通常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有的婴儿 非常老实,睡眠也很长,肚子不十分饿就不会醒,当肚子饿了就会咕噜咕 噜地吃奶。若是吃母奶就会把两侧的母乳全部吃空,若是吃牛奶也能轻松 地吃掉120毫升。吃完就要小便,当给他换尿布时就会显得很高兴,然后又 不知不觉地睡着。在夜里大约2点和5点钟的时候会醒1次,当换完尿布喂了 奶后,又会马上睡着。 像这种“个性”老实的婴儿是很少的,一般的婴儿都不会这样安静。 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有的婴儿往往会闹得厉害,会成为爱哭的婴儿,有 一点声音马上就醒了。醒来后如果尿布湿了就大声哭泣,表现出不高兴。 即使换了尿布,如果肚子饿了也会哭个不停。 (4)食欲 喂母乳的婴儿不容易看出来,但只吃牛奶的婴儿由于每次喂奶的奶量 很清楚,母亲是能够知道婴儿的食欲的。当婴儿吃得很多时,母亲并不担 心,反而高兴。这是因为母亲认为婴儿的食欲好身体就健康。母亲担心的 ,往往是食量小的婴儿。 当看到食量小的婴儿体重达不到标准时,也不必着急,食欲过于旺盛 未必是好事,刚满1个月的婴儿若每次吃180毫升奶就是吃多了。 (5)排泄 排泄的个体差异在这个时期里也很明显。不管小便次数怎样多,都被 尿布吸收了,不易察觉。大便由于用肉眼就可以看见,当次数多时,对于 有点像痢疾的大便就应该引起注意。这个时期,在排泄上的另一个个体差 异是以便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6)观察 在出生后半个月中就表现出来的种种个体差异性,到1个月时就会定型 。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是记住婴儿高兴时的脸色。无论大便次数怎样 多,怎样吐奶,以及体重的增加是如何不能令人满意,只要婴儿表现出令 人愉快的脸色就不要紧。事实上,从一生下来就熟悉婴儿脸色的母亲,往 往要比只了解婴儿五六成情况的医生更能弄清婴儿的健康情况。 P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