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长“看得见”:学生生长评价可视化研究与应用](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021/11/20221021110139903.jpg)
出版社: 新华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4.22
折扣购买: 儿童生长“看得见”:学生生长评价可视化研究与应用
ISBN: 9787516663714
第一章 文化与技术的融合 学校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组合体,包 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教师文化、课程 文化等,但最为核心的要数集价值观念、办学思想和教 育理念于一体的精神文化,它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内核动 力,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活动、符号等具体化 和体系化,从而在教师与学生心中形成共同追求的愿景 。 海城人以杜威生长教育哲学思想为纲领,引入了“ 现代学习科学理论+云端技术物联思想”,通过“生长 课程+应用技术”激发师生和学校发展,提出了用“教 育可见”促进“精彩生长”。在探寻文化与技术深度融 合的契合点中,不断优化和修正现代化学校的发展路径 。 第一节 理论视角:科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学校文化的建构要基于理论视角,才能真正实现科 学发展。它不仅需要通过理论和思想的追根溯源与梳理 提炼,更要在实践中不断积淀和检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 海城小学的生长文化有杜威的生长教育哲学思想的 支撑,有现代学习科学理念的引领,是为有根更有源。 因此在如此的顶层设计理念下不断的生根发芽,在运行 中渐渐完善整个生长文化教育体系。 一、学校文化的两个基因:生长+可见 (一)生长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 之外别无目的。”生长是儿童在外界环境作用下从出生 到发育成熟的连续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 和不断转化的过程”。这个朴素的教育本质观强调教育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生长过程,体现了连续性和生长经历 ,经验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就是习惯,而每次经历都会修 改这些习惯,从而注重教育者引导儿童利用诸多环境要 素促成其发展,养成好的习惯。生长需要外力的作用, 更是发自内心的主动成长。生长强调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强调规律性,生长具有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 、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之意,反映了由浅入深、从少 到多的进阶式发展历程。 其二,强调主动性,生长具有“未成熟”之意,不 仅包括对他人的依赖性(被动),更重要的是儿童自身 宝贵的可塑性,具有主动性。 其三,强调生活性,这种可塑性,不仅源于儿童个 体的心理、能力、兴趣,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生活的需 要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某种意义上,就是通过 这个生长过程,获得能使个人适应环境的种种习惯。 其四,强调连续性,儿童的生长是连续的,在其身 上表现为各种习惯,尤其是“执行的技能、明确的兴趣 以及特定的观察和思维的对象”,将促成一个人的发展 ,使人具有生长性,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基于此,学校 将在课程与活动的开发上体现“序列中有系列”,“系 列中有序列”的生长连续性,如语文课程中的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