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风记

牵风记
作者: 徐怀中|责编:涂俊杰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3.00
折扣价: 21.80
折扣购买: 牵风记
ISBN: 978702016092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演奏终了之后的序曲 战争年代同属一个“山头”,胜过血缘亲情,年年必 有聚会,每次聚会必须大撮一顿。吃什么是次要的,主要 是碰杯喝酒;喝酒是次要的,主要是叙旧畅谈。又哪来的 那么多话题可谈,老家伙们凑在一起,无非是以他们永久 不灭的激情火焰,将一堆堆历史灰烬重新点燃起来,发一 通感慨罢了! 晋冀鲁豫野战军独立第九旅高、中级干部聚会,由旅 二号首长老政委牵头。人到齐了,少不了先要传看一幅加 了相框的放大集体照。一色灰军服,密密麻麻挤满了整个 画面,男同志分几排站在后面,前排全部是女同志,席地 而坐,个个喜笑颜开。 这幅照片各家客厅都挂的有,那不算数,要看原版。 是摄影记者本人在炮火硝烟中背过来的,具有文献价值。 小心翼翼地从上一个人手里接过来,又小心翼翼地传给下 一个人,仿佛在传递一件明代官窑青花瓷。于是又议论起 了小汪,前排右起第九那位女同志。 照片下沿注明:摄于1947年6月30日抢渡黄河前夕。 至一九四八年初春在大别山牺牲,小汪再也不曾有过 拍照机会。这一张集体照,也是她的一幅遗照,她永远被 定格在十九岁。 她的职务是文化教员,因为编制在旅司令部,统称参 谋。汪参谋!一个颇富于铁血意味的职务名称,加在颇为 洋气的一位北平女学生身上,让人感觉奇异而又亲切。干 部战士都喜欢喊她“汪参谋”,或是“小汪”,很少有谁 按照花名册上登记的正式姓名叫她汪可逾。 “匪夷所思!匪夷所思!” 原九旅宣传队指导员,又在重复发出他的惊叹。他无 论如何不能理解,每次观看这幅集体照,目光首先接触到 的,总是汪可逾这张笑脸儿。从不会首先聚焦到别的任何 一个人,一次也没有过。请教各位,为什么? 第一个解释是,拍摄的那一刻,小汪眼睛注视着镜头 ,洗印出来肯定就会有这个效果。你在看照片,她恰好就 正在望着你,仿佛她总是抢先向你打一个招呼。这个说法 明显站不住脚。摄影员三番五次在喊:“眼睛看镜头!笑 !笑!笑!一、二、三!”同样享受了百分之一秒的曝光 ,小汪又何曾得到了什么有利条件? 第二个解释,小汪初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来,从家里 带了一张古琴,照片上小汪是抱着木制琴盒的。大家不认 得古琴,不知那是一件什么武器,觉得挺稀奇的,所以首 先会注意到这个北平古琴女。这一种说法也不能成立,宣 传队队员也有抱着胡琴抱着三弦的。 又一种解释,参加聚会的男士,占相当大比重,当年 都曾暗暗对小汪抱有过不切实际的幻想。什么时候回想起 来,一个妙龄少女的目光总是不可抗拒的。胡扯胡扯!所 有观看这张照片的女同胞,无一例外,也都是首先被小汪 所吸引,那又该怎么解释呢? 有人分析,大家从内心深深怀念着这位革命烈士,不 由自主,目光先寻着她的方向去了。这一说,看似很有道 理,细想也过于勉强。照片上还有其他几位战友,也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