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书系·教育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
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成人教育。1996年7月留广西师范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1978年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伴随着经济一体化也进入国际化时代,呈现出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时代与背景、不同精神境界的文化百家齐鸣、争奇斗艳的气派景象。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然成为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关键引擎。与此同时,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为多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捷而迅速的交流途径,其中尤其是大众传媒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多样化的经济形式、复杂的利益关系、多类型的组织形式,以及多元化的社会分配方法,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多样化、复杂化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基于多元文化这样的大背景,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解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题也有极大的助益。在如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交流突破了以往文化环境的封闭性,形成了全球化、多样性的文化。文化全球化日益加剧,我国公民的传统文化观念体系和个人行为模式方面必然面临对传统模式和新兴模式的判断和抉择,进而形成符合其思想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的全新行为模式和观念体系。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这些新的变化对其影响非常之大,尤其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这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主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显得迫在眉睫。 本书深入剖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提供全球化背景下培育新思路。作者结合案例,直面挑战,总结经验,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宝贵启示。适合教育工作者、大学生及研究人员阅读,共同探讨如何培育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