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话巧说(不误事不伤人)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职业人士对自己的绩效打分通常比上司给他们 的打分要高。研究人员在一个包含35000人的绩效评 估实证分析中发现,人们自己的打分与上司的打分 *小关联系数只有0.22,这表明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调查也解释了为什么所有低能和绩效差的员工往 往会要求涨薪、额外津贴以及升职,这很出乎上司 的意料。在戴维·邓宁的另一项研究中,他和他的 同事们发现MBA学生对自己的情商高估很多。这些人 年龄在30岁左右,有五六年的工作经验。当要求他 们与美国的成年人综合比较一下情商时,他们把自 己定位于第77个百分位(即他们认为他们比77%的 美国成年人情商要高)。而实际的情商测试表明他 们高估了自己的情商36个百分位,即在情商测试之 前,他们认为自己的情商比77%的人都要高,但测 试的结果表明,他们的情商仅仅比41%的人高。 这种高估程度太离谱了,但还有*差的呢。 邓宁的团队评估*差的测试者时发现,处于第 10个百分位的学生(他们的情商仅仅高于10%的美 国成年人)竟然认为他们的情商大约处于第72个百 分位,误差高达62个百分点。 获得情商测试平均分的人会高估他们的分值, 得低分的人高估得*厉害。事实上,在自我评估中 得低分的人几乎与得高分的人一样多。当告知被测 试者真实情商得分的时候,你能猜到谁会说这个测 试不准,或说情商测试与真实生活无关吗?你猜到 了——是测试得分低的人;而又是谁*不愿意通过 培训提高情商呢?也是得分低者。 找出无知自信的人很有挑战性,如果不找出这 些人,他们会惹**烦。帕姆是一个咨询公司的项 目经理,六个月前,在她接*一次工作面试之前, 她自我感觉胜出的概率很大。面试时,帕姆对每一 个行为问题都给出了具体且详细的同答,她自信又 有经验,甚至开始准备被录用后的工作,其他人也 认为应该录用她。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偶然在咖啡机旁 遇到帕姆,她会告诉你她是公司的发动机,因为有 她公司才没有散架,但当你与公司的客户交谈时, 你会发现帕姆的真实表现和她自己说的不一样。客 户对她意见很大,说她经常把事情搞砸,比如*后 期限前不能完成工作,弄丢重要的报告,不接电话 或不同邮件……帕姆的直接下属也有这样的感*, 下属们常抱怨她自我感觉太好了,供应商也在埋怨 她。尽管帕姆常说,她的工作满负荷,她工作效率 高,她干得多么出色……但遗憾的是这些她都做不 到。她不是将信息反馈当成对她的夸奖,就是将工 作没有做好的原因归咎于下属。 我们可以用邓宁一克鲁格效应来解释以下现象 :一个平庸的销售人员不能快速谈成一项商业合同 ;一个水平差的医生不知道用新的测试方法来*好 地检测疾病;一个普通的教师不知道使用新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