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6.30
折扣购买: 同道中国:韩愈古文的思想世界
ISBN: 9787108076533
韩愈古文是中华文教的核心载体,影响持续千年之久,其所涵育建构的超越家族血缘、身份等级的“同道中国”理想,是走向世界的中国人需要认真对待和反思的中华文明精神遗产。 韩愈古文亦是唐代文化创造的一个缩影,它有继承六艺之文、百家之编与回应佛老挑战的“大进大出”,也展现了“文起八代之衰”的“大开大合”。品读韩文,既要理解其纵横古今的开阔,又要体会其如何回应时代课题、自树立不因循的深刻独创。 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韩愈则塑造了士人的所思、所行与所言。其所建构的“文道观”,将中华道统的统一与“文”的多样性相融合,这是唐朝这个开放融合时代对中华文明的精神再造,不仅绵延后世,也将启迪未来。 ——刘 宁
“同道中国”的文明意义 韩愈古文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经典,宋代以下千年时 间里,无数人对韩文沉潜涵咏,心追口摹。在家族礼法 、亲缘乡土传统很深的中国社会,以韩文为代表的古文 ,涵育了自励自强、同道相知的精神共同体,塑造了“ 同道中国”的文明传统。“同道中国”让中国人摆脱外 在的依傍,追求道德的绝对性与内在性,树立了同道的 思想价值基础;通过文以明道,让同道拥有丰富的情感 文化基础;通过发明师道,让同道拥有交流传承基础。 正是这三个基础的结合,让古文塑造的“同道中国”情 理兼备、血肉丰满、生气淋漓。 韩愈古文在传承中不断引发后人的思考,当然也不 乏争议。宋人对韩愈的复杂态度,反映了韩愈的“同道 ”精神,对宋人日趋显著的“同理”追求的特殊意义。 20 世纪以来,陈寅恪为弘扬韩愈历史文化成就做出重 要贡献。他的有关见解,深受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说” 影响,“唐宋变革说”所带来的积极启发与所存在的局 限,值得深入反思。这些意见起伏、赞誉与争议,一次 次印证了韩愈的重要影响,反映出理解韩愈是一项十分 艰巨但极有意义的课题。 韩愈古文是塑造中华文明精神价值的“深文本”, 其深刻的意义、深邃的思理以及复杂的语言,需要以贯 通古今的视野,在复杂的文本环境中加以解读。对中华 文明的深入理解,需要对韩文与杜诗这样的“深文本” 不断做出新的探索。 第一节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同道”对 “同理”的意义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这个“首”,并不只 意味着开端,更意味着首要与主脑。韩愈古文奠定了古 文传统的基本道路。宋代古文以韩愈为法而又有新的创 造,展现出与韩文有所不同的风格。而宋代古文相对于 韩文所发生的变化,令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韩文所特有 的重要意义。 宋代是韩愈传承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古文家还是理 学家,在继承韩愈古文理想的同时,都明显增加了“理 ”的反思。古文家令文章更趋理性化、平易化;理学家 则更加强化韩文“拟圣”的超验与神圣,探索形而上的 “天理”。宋人重“理”,不是否定“同道中国”的理 想,而是面对更复杂的现实矛盾和群体纷争,希望通过 将“同道”发展为“同理”来回应现实的挑战。 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推崇韩愈,但不 满于韩文的艰深奇僻,希望古文更加关注现实,更加平 易而理性。韩文的艰深僻涩,很大程度上出自其“拟圣 ”的脱俗追求,欧阳修则希望以更加务实的理性态度来 理解“圣人之道”。他认为:“(圣人之道)易知而可 法,其言易明而可行,……其事乃世人之甚易知而近者 ,盖切于事实而已。”(《与张秀才第二书》)他明确 反对学者虚谈性命,主张多关心具体的现实问题。对此 学界言之已详。关于文道关系,如前所述,韩愈认为“ 文”承载着修身成德、优入圣域的修养意义,强调对“ 以文章学和思想史为经纬 全新探讨韩愈以古文重塑千年文教传统的思想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