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华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52.32
折扣购买: 追光而行——新时代与中国企业家精神
ISBN: 9787516674604
对我国上古时代商业行 为的追溯与想象 我们国人把社会上不直 接从事生产、专营买卖的一 类人,称为生意人、买卖人 、商人等;在中国古代各种 文献资料中,往往将这些人 称为商贾、市贾、市侩或贩 夫。从语义角度来解析,汉 语中“商”和“贾”二字各自都 有所特指的意思,东汉学者 郑玄注《周礼》时,便对“ 六日商贾,阜通货贿”注解 道:“行日商,处日贾”,即 后人所说的行商坐贾。从字 面看两者的区别在于:“商” 往往指需要亲自参与货物流 通、运输贩卖的人;而“贾” 则多指在固定店铺里从事商 品买卖的人。也就是说,中 国古代很早就实现了对商业 分工的细致区分。而要追溯 中国商业行为的诞生,则大 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比如《 易·系辞传》有“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明 确记载,大意是说神农氏时 在中午前后开办集市,吸引 各地民众、交易各地货物。 为什么是约定“日中”这个时 间,我猜测是因为一来远古 先民们没有方便的计时工具 ,若约晨起和黄昏,显然时 间上不够精确,而日中则极 有辨识度;二来上午和下午 太阳不直晒,人们可以干活 ,中午则相对有了空闲时间 ,可以参与集市交易;三来 远古时期交通不便利,如果 距离集市路途遥远,则可以 日出而发、至晚而归。 神农氏时期是中国远古 先民刚刚发现谷物、学习种 植谷物的时代,从生产方式 上来说是“刀耕火种”,从生 产力水平上来说是非常低下 的原始农业生产,生产工具 总体仍处于新石器时代,但 在经济成果上仍能产生可以 进行交易的产品剩余。这一 点大抵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似乎能够得出一个“结论”— —在原始氏族社会就产生了 “商品”,而我们大多数人认 为商品是在其后很久才出现 的事物。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 关于“商品”有非常精辟的见 解,认为商品具有两重性,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商品是专门用来交换的劳动 产品。今天,我们不能简单 地将在神农氏时就出现在市 场上交换的产品剩余一概称 为“商品”,因为,所谓“商 品”,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理解,还有一个内 涵是“为交换而生产”。但我 们也不能否认当时绝不存在 专门为与别人交换而生产的 商业行为,比如一定有人因 为心灵手巧而专门生产“耜” ——这种当时发明出来供人 们锄地的农具。他们精于木 工技巧,经过不断练习让生 产“耜”这件事变得熟练和高 效,靠专门生产“耜”就能在 市场上交易,从而获得让自 己和家人生存下去的粮食和 兽皮。同样,有的人善于狩 猎,有的人善于耕作,有的 人善于屠宰,有的人善于缝 制衣物,人们因社会生产而 自然产生的分工,因分工而 产生的交换,以及为交换而 出现的“商品”,一切虽距今 久远却都是自然而然的。 思考这些久远而细微的 东西十分有趣,时常让我们 对远古先民有一种莫名的亲 切,也许并非只有现代人才 有“加班”之苦和“内卷”之累 。那些在市场上叫卖自己货 物的远古先民们,有与我们 同样的压力、困扰和兴叹。 他们为了多做几张兽皮衣服 、多做几把“耜”而多日辛勤 劳作,却未必能在市场上换 回足够的粮食,回到栖身之 窝棚免不了还要遭到“饭搭 子”的白眼和抱怨。此处所 戏言之“饭搭子”,也跟现在 职场所流行的意思不同。根 据学者考证,神农时代已经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商鞅《 商君书》言:“神农之世, 公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 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虽然先民们尚未完全脱离 群居和群体性劳动,但这时 候“一夫+妻(可能多个) +子(多个)”的家庭结构 逐渐趋于稳定,“耕而食, 织而衣”的社会分工促进了 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和 财富积累,也促进了不同氏 族联合成部落、不同部落联 合成部落联盟的历史进程。 正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 ,财富的传承需要越来越固 定的“饭搭子”,家庭才应运 而生,而家庭的稳定事关社 会的稳定,为了维持家庭的 稳定,礼教才登堂入室。 更有意思的是,我国被 称为上古时代的三朝中,竞 有一个以“商”字命名的朝代 。以“商”字命名的王朝跟我 们所要讨论的商业文明是否 有关联呢? 从历史典故来看,自古 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 传说。传说商是一个兴起于 黄河流域的部落,其首领契 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 地,即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地 区,后发展壮大为一股实力 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商业力量 ,被称为“商人”(意为商地 之人),直至成汤灭夏建商 ,称为商朝。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