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积极因子赋能:杰出企业的答卷

儒家文化积极因子赋能:杰出企业的答卷
作者: 莫林虎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8.40
折扣购买: 儒家文化积极因子赋能:杰出企业的答卷
ISBN: 9787516429075

作者简介

莫林虎,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文化与传媒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3年至2019年担任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学院党委书记。 学术专长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出版产业研究、财经新闻研究。 出版著作十余部,其中《谋道——打造一流企业的十堂国学课》获2020年第一届中央财经大学优秀著作奖。 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国家新闻出版署、北京市政府及中国出版集团等政府和企业课题20余项。

内容简介

从儒家思想中开发现代企业管理的文化资源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一直影响着社会政治运作、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对企业家而言,领袖人格的修炼是贯穿始终的。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爱迪思在其以20多年的管理咨询工作为基础写作的《企业生命周期》中指出,企业发展经历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后贵族期、官僚期、死亡期十个阶段,每一阶段企业都有其特征和要承担的风险。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创新点在于把企业看作一种生命形态,有生老病死的完整过程。 本书中,我们将企业发展分为创业期、成长期、鼎盛期、衰落期四个阶段。 对儒家经典,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看,《易经》是一部讨论组织和组织领导人如何将组织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实战型理论著作。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易经》是其两个主要作者周文王和周公在总结了周人及相关竞争对手上千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周人发展指导手册。 《易经》六十四卦是一个宏观架构,描述的是一个组织发展的完整周期;每一卦是中观范畴,分析各个发展阶段或发展主题;每个卦有六爻,每一爻是微观范畴,讨论的是各个发展阶段或 发展主题中的具体境遇问题。 下面我们用《易经》的理论框架简要分析企业创业期、成长期、鼎盛期、衰落期四个阶段的情况。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看,《易经》第三卦屯卦、第四卦蒙卦讨论的就是创业之道。屯卦讲的是孕育新生命,孕育新生命必然是艰难痛苦的,此时正是考验企业家生存能力之时。蒙卦是讲新生命尚处于蒙昧无知状态,那么就必须在这还是一张白纸之时,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打造能抵御各种诱惑、克服各种严峻考验的不动心。 2014年,创业成为一个热词,年轻人纷纷投入创业大潮。但这一轮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一般认为在3%~5%,甚至有著名创投人认为不到1%。在创业大概率失败的情况下,稳定的心态、强劲的心理控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稳定的心态、强劲的心理控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可以使创业者在身处困境乃至绝境时冷静分析行业环境,企业自身的劣势与优势、机遇与挑战,做出理性的决断并付诸实施。 一般来说,敢于创业的人往往对愿景有较强的预期,对自己的能力,对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战略等有很强的自信,其个性往往也以执着甚至偏执为特点。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执着甚至偏执是创业者获得成功的重要人格特征,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在企业从无到有的创始阶段,要硬生生从原本相对平衡的市场中开掘属于自己企业的生存空间,没有这种 自信、执着乃至偏执的人格特征是很困难的。但物极必反,过度自信会变成自负,过分执着会变成偏执,长期不知反省、不愿自我调适的自负、偏执造成失败的概率是很高的。一旦遇到外部环境的巨变,这种人格上的失衡会造成失败。 在企业的创业期和成长期,企业的命运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创始人人格心性的成长性。这就意味着,企业创始人要先于企业的发展不断自我更新、自我跃迁;这也意味着,在整个企业的创业期和成长期,创始人要把自信、执着的人格特征有效控制在不会对企业发展造成致命损害的程度上。 本书重点分析如何在当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转化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方略、措施、手段,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