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
作者简介
陈方,女,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副教授,出版《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创作研究》、《俄国文学大花园》(合著)等专著,译有《文学肖像》、《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异度花园》、《二十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史》等小说和学术著作,另在《外国文学评论》、《俄罗斯文艺》、《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译林》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译文50余万字。
内容简介
**部 “这里,在下面,有自然历史、动物学和比较解 剖学。”阿列克谢·加甫利洛维奇让儿子留意书架的 下层,“这些书你也可以来这儿读一读。” 巴维尔在父亲的书房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幸福的时光,他对那些能够保证骨头进行旋前、旋后 多级运动的奇妙关节赞叹不已。血液循环系统的进化 图,蚯蚓含有肌肉纤维的普通血管,人类四心室的心 脏——这个永动机对于那些留级生来说永远是个谜, 所有这一切让巴维尔激动得热泪盈眶。就连世界本身 ,对这个小男孩来说,也是一台巨大的永动机,它有 自己的工作寿命,这寿命被贮存进了一个从生到死、 从死到生的周期运动。 父亲送给儿子一个可以放大五十倍的小型医学显 微镜,于是,整整一年间,只要不能平放在载物玻片 上的东西,男孩就不再感兴趣了。在无法进入显微镜 视野的那个世界里,他只留意那些和镜片中观察到的 奇妙图景相吻合的东西,比如桌布上的花纹吸引他的 目光,是因为它使巴维尔想起了横纹肌肉组织的构造 …… “你知道吗,艾娃,”阿列克谢·加甫利洛维奇 对妻子说,“我担心小巴维尔不会当医生,他的脑袋 **灵活……他该去研究科学……” 阿列克谢·加甫利洛维奇本人干了一辈子苦差事 ,他有教学和临*两份工作。他主管野战外科学教研 室,同时也一直没停止过做手术。在俄*和俄德这两 次战争之间的短暂空隙,他全神贯注地工作,创建了 野战外科学的现代学派,同时还力争让*事部关注一 个对他来说显而易见的事实——未来的战争会改变自 己的性质,刚刚开始的这个世纪将是一个具有新规模 、新**、新型*事医学的战争世纪。阿列克谢·加 甫利洛维奇认为,应该对野战医院体系进行全面重审 ,应该把快速撤退伤员,创建专业化中心*医院作为 主要任务。 德国人发起的战争开始了,比阿列克谢·加甫利 洛维奇预期的还要早。用当时的说法,他奔赴*事行 动的舞台。他当上了他在和平时期辛苦主持创建的委 员会主任,然而现在他却分身乏术,因为有大批的伤 员涌来,而他设想的专业化*医院也成了纸上谈兵, 因为战前他没来得及把官僚主义的壁垒打通。 他和*事部长发生了激烈冲突,之后,他放弃了 自己的委员会,留下了一些流动*医院。他设在普尔 曼式火车车厢里的移动手术室,穿过加利西亚和乌克 兰,和缺乏行动能力的*队一道撤退。一九一七年初 ,一颗*弹落入了外科手术车厢,阿列克谢·加甫利 洛维奇和自己的病人、护士一起牺牲了。 巴维尔就在那一年考入了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可 是第二年他就被开除了,因为他的父亲恰巧是沙皇* 队的上校。又过了一年,父亲的老友、妇产科教研室 主任卡林采夫教授替巴维尔说情,让他重返大学。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