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南昌城
作者简介
蒋泽先,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行走于手术刀与笔墨之间,策划主编撰写医学专著四部,约400万字,出版文学作品约500万字,作品多次被报刊转载。代表作品有报告文学《中国农民生死报告》《秋杰老师》等。
内容简介
战争给南昌的百姓带来了太多的恐惧与伤害,南 昌的百姓已经十分惧怕打仗。 北伐军攻克南昌,他们上街欢迎,他们听兵士们 说过打这一仗是为了保护老百姓。可是,南昌人还没 过几天好日子,南军自己又“轰隆隆”打起来了。好 在南昌百姓多年来已习惯了枪声,没有几个人为这夜 的枪声受到惊吓,他们在枪声中评论闲聊、指指点点 ,也已经成为习惯。他们边看边议论:这枪是为犀利 (南昌方言,为什么)打起来了?要打几久(南昌方言, 多久)喔?是打仗?是内讧?还是兵变暴动?不是哇(南昌 方言,说)好了去南京打老蒋的吗,啷个(南昌方言, 怎么)就在南昌城里头打了起来? 不要打仗,渴望和平,是那个年代每个中国人心 中的梦。辛亥革命后,中国就没有停止过战争,古城 南昌也一样。物质的摧毁,生命的灭亡,南昌几次处 于战争的前沿。 并不是所有的南昌人都不解这一夜的枪声,有半 知半解的,也有完全知道的。 万老板的儿子万仁俊,想到了自己的表哥,说: “问问肇石兄,我就会晓得。” 李祥泰家的公子也说:“我晓得,王肇石与陈勉 哉都是学生联合会的头头。” 陆家少爷也跟着说:“还是他邀我去章江门迎接 叶贺部队的哩。” 万仁俊的表兄叫王肇石,是南昌最有名的心远中 学的学生,也是南昌市学生联合会的小头头。六月底 放暑假,学校空着,正好七月下旬大批南军从九江开 来,学校宿舍就腾出来暂时给大兵们住。南昌市学生 联合会和江西省学生联合会合并办公,办公室就设在 东湖边的心远中学校园里,退庐图书馆的后楼,旁边 就是工字楼,工字楼里住着叶挺,王肇石“上班”时 常常会遇到。有两次叶军长明显心情比较好,还和王 肇石聊了两句天。 万仁俊随表哥去过一次学联办公室,办公室里甚 至还有一部手摇电话,那是他第一次看到电话,还拿 起来摇了两下。电信局接线生根据他报出的号接上线 ,他还和一个同班的商人家的同学通了话,话筒里传 出的声音好像就在身边,好清楚。 可是,这附近没有电话,半夜三更的,他也没办 法去问表哥。 “等天亮了,记得去问啊。”小伙伴们叮嘱道。 枪声渐渐稀少,少年们纷纷打着呵欠,跑到城墙下睡 觉去了。 枪声渐小渐稀。待到天亮时分,一切都归于平静 。 这个响枪的凌晨,是民国十六年七月初四,公历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星期一。 太阳升起来了,睡醒了的孩子们簇拥着万仁俊一 起往心远中学走去,他们相信王肇石一定会在学联办 公室。 多年来,关于南昌起义的文学影视作品很多,但纵观诸多作品,思路基本不脱窠臼:都是从上层争论、决定,再写到将士的机智英勇。本部作品另辟蹊径,从独特的角度选点,力争更接地气,更有看点。这是一个非常新颖,前所见,却又不太好把握的角度,好在作者蒋泽先有着丰富的、角度独特的史料。作者的一位族伯是黄埔一期出身,当时就在南昌起义部队中担任连长;作者的一位姑母起义当时正好从九江赶到南昌,是一位教会医院的医生,亲历了九江焚烧孙传芳的军船和南昌起义事件,他们的回忆资料,为本书提供了扎实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