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守望者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爱国守望者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作者: 战琳 著
出版社: 北京燕山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0.30
折扣购买: 爱国守望者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ISBN: 9787540271541

作者简介

战琳,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对中国古代文学、古诗文鉴赏颇有研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生生涯规划高级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教师。曾指导学生参加诗词大赛,并荣获辽宁省季军。

内容简介

第二章 命运多舛:仕途情场两失意 陆游与表妹唐婉情投意合、婚后甜蜜,却难携手共白头,有情人终离散。陆游从情场中艰难抽离,捧着一颗爱国之心求取仕途之路,却时逢朝廷奸佞当道,仕途之路虽走得坚定,但也十分艰难。 情场、官场双双失意,陆游的人生注定充满艰辛,他倔强地抒发着报国之情,挣扎向前,几起几落,壮志难酬。 梦断沈园,有情人终难成眷属 陆游与唐婉郎才女貌,婚后甜蜜无比,却不想两个有情人很快劳燕分飞,良缘佳配变为爱情悲剧。 母命难违,休妻另娶 陆游和唐婉的婚姻原本是得到了双方父母的支持的,婚后的陆游和唐婉吟诗作对、游园赏月,如胶似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游与唐婉却因为陆母的干涉劳燕分飞。 或许是陆母担心陆游一味享乐荒废学业(南宋词人刘克庄的《后村诗话》记载“二亲督教甚严,恐其惰于学也,数谴妇”),也或许是陆母抱孙心切(陆游有诗句写道“所冀妾生男,庶几姑弄孙。此志竟蹉跎,薄命来谗言。放弃不敢怨,所悲孤大恩”),总之,陆母决然要干涉陆游与唐婉的婚姻。 在陆母的强势干预下,陆游以孝为先,与唐婉结婚的第三年,一纸休书结束了自己和唐婉的夫妻情分,很快,陆游另娶一妻一妾,生儿育女。另娶后的陆游与妻子王氏虽相敬如宾,但难再生爱意。 绍兴十八年(1148年),陆游的父亲陆宰去世,陆游的心再次遭受重创。此后,陆游将全部的心思用在了读书奋进、考取功名上,希望能步入仕途。 被送回娘家的唐婉在得知陆游再娶后,遵父母之命另嫁赵士程,在赵士程的宠爱下开启新的婚姻生活。 陆游与唐婉劳燕分飞,二人各自安好,本以为不会再有任何交集,却在命运的推动下偶然重逢。 沈园再会,满壁深情 陆游在与唐婉分开多年后,在绍兴沈园游园时,偶然遇到唐婉及其丈夫赵士程。 陆游远远地望见唐婉夫妇,本想抽身离去,倒是唐婉夫妇大方地赠予陆游美酒,三人相互寒暄之后,赵士程还专门设宴让唐婉与陆游小聚叙旧,随后才携妻子离开。 多年后再见唐婉,陆游自然是感慨万分。唐婉和赵士程离开沈园后,陆游回忆当年,怅然若失,酒后挥毫,在沈园墙壁上留下了一首悲恸的爱情挽词《钗头凤·红酥手》。 后来,唐婉再游沈园,见到陆游留下的《钗头凤·红酥手》,一时情起,以《钗头凤·世情薄》相和: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在写下和词的同年秋天,唐婉香消玉殒。 或许是情路艰辛更加深了陆游对唐婉的用情,陆游曾在晚年多次到沈园游园,暮年的他还作了《沈园二首》来祭奠自己与唐婉的爱情,只是物是人非,唯有真情千古传颂: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如今的沈园,专门建有陆游纪念馆,有陆游史迹陈列(安丰堂)、碑廊、务观堂等人文景观,墙壁上刻有代表陆游与唐婉互诉衷肠的爱情挽词,后人再游沈园,无不为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动容。 诗词欣赏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赏?析 这是陆游与唐婉分开多年后,在沈园再次偶然重逢后写下的词作,描述了作者与唐婉的爱情悲剧,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痴情、苦闷与离愁。 词的上阕从美好回忆开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描写了陆游与唐婉相敬如宾、对酒吟诗、春日游园的场景,借助沈园美景写爱情场景。由“东风恶”开始,一语双关,既对应下阕的“桃花落,闲池阁”,写春风狂作吹败了美景,也写美好的姻缘被人为拆散,实在令人心生怨恨,纵使多年过去,浓情离愁仍让人遭受无尽的折磨,“错,错,错”,一连三叹,无论是陆母逼迫,还是自己不敢忤逆,终究是错了。 词的下阕以现实的景色入手,“春如旧”,却物是人非,“人空瘦”对应上阕“红酥手”,在遭受情感的折磨后,唐婉身形消瘦,这些陆游都看在眼里,“泪痕红浥鲛绡透”写出了唐婉的委屈、无奈、痛苦。陆游知道唐婉的痛苦丝毫不少于自己,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一切都过去了,“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故人相逢,各自身份有了变化,情谊难以言表,也不能再表,只留下“莫,莫,莫”! 现在什么也做不了,一切都无法挽回,就这样罢了吧。 整首词情感真挚,词中多对比、隐喻,以景写情,借景抒情,节奏急促,声韵凄紧,表现了陆游高超的文字和情绪的把控力,如泣如诉、荡气回肠。 临安赶考,拔得头筹 感情受挫之后,陆游再次全身心投入读书中,他褪去了以往的少年之气,才学日增,心思也更加成熟,他想要通过科举踏上仕途,实现效忠国家、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 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赴临安(今杭州)赶考,参加锁厅试,在考试中因文章写得出色而拔得头筹。 陆游在考试中凭实力获得科举第一名,这对于南宋朝廷的人才选拔和陆游的仕途发展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在这件事情的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锁厅试专门为在任官员和官员子弟设置,陆游作为“官三代”(爷爷陆佃在宋徽宗时期任职礼部侍郎、父亲陆宰在北宋末年任职河南转运副使)可以参加考试,其他官员后代当然也可以参加这一考试。 在陆游科考的竞争者中,有一位身份特殊的考生——秦埙,秦埙是秦桧的孙子。在锁厅试之前,秦桧就曾向负责主持考试的主考官陈子茂施压,表明了让孙子秦埙内定为第一名的想法。但陈子茂在看到陆游的参试文章之后,不忍埋没人才,顶着压力将陆游定为第一名,因此得罪了秦桧。 陆游科考名次居秦埙之上,秦桧心中埋下对陆游的怨恨,此后千方百计阻挠陆游的仕途之路。 陆游锁厅试第一的荣光也仅维持了一年,次年的礼部考试,陆游毫无意外地落榜了。 得罪权贵,名落孙山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试,在秦桧的暗箱操作下名落孙山。 《宋史》记载:“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从古文献中可以了解到,陆游在礼部考试中的成绩原本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却在省试中意外落榜,原因就在秦桧对考试的干涉。 陆游因在上一次锁厅试中名次超过秦桧之孙秦埙而得罪秦桧,秦桧记恨在心,在陆游参加省试时指示主考官罢黜陆游,最终,陆游被取消考试资格,榜上无名。 秦桧利用职权将陆游除名后仍不甘心,还以陆游应试文章意图破坏社会稳定、破坏宋金议和为由,主张为陆游定罪。 陆游被科举除名,但秦桧让孙子得状元的计谋也并没有得逞,《宋史》记载:“帝读埙策,皆桧、熺语,于是擢孝祥为第一,降埙第三。”大意是说,宋高宗在读了秦埙的殿试文章后,觉得秦埙的文章并无主见,大多是类似秦桧、秦熺平日之言,于是将有文采学识的张孝祥定为第一名,将秦埙降为第三名。 陆游科举落榜,失落不已,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仕途之路。只是当下,应试不第的事实难以改变,陆游只得告别临安的亲友,离开临安回到家乡。 ☆铁马冰河入梦来,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跨时空对话。 ☆讲述了陆游命运多舛的风雨人生,一个坚守信念,热血男儿的形象跃然纸上。 ☆与唐婉的爱情悲剧,是陆游终其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赏析诗词作品,既有昂扬坚定的报国之志,也有情场失意时发出的哀怨,更有面对人生起伏的淡然处之。 ☆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排版舒朗,双色印制。 ☆一口气看完陆游的一生,这本书值得细细品读、慢慢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