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3.00
折扣购买: 审计执业良方
ISBN: 9787545432497
陈元海,1988年获会计师职称,1994年获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多年前曾办理广东羊城会计师事务所(现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广东分所)的资本验证、财务报表审计和资产评估的业务,并任该所顾问;同时,多年担任广州会计师公会和广州注册会计师协会合办的刊物《广州会计师》主编。曾担任广东省注册会计师资格培训班老师。辅导过多位会计师申报高级会计师的论文。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和其他一些财会刊物发表过几篇有关审计执业的文章,这些文章编入了本书相关内容。 多年来编著出版了《企业仓库管理及账务》(此书曾获得广州市社会科学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出纳必读》、《存货清查核算审计》(此书曾获得广州市财政会计学会财会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审计执业操作手册》、《新编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等书。
总的原则是:把防范审计风险和控制执业业务质 量结合起 来,坚持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实行自律内部检查 和业务督 导,为了有效防范审计风险,采取以下的措施和方法 : 一、审慎承办签约 在接洽承办新客户审计业务签约之前,要了解客 户的业务 情况及其环境。取阅其财务、仓库管理的书面资料, 探问委托 的真实意图,初步评估审计风险和衡量自己执业的胜 任能力。 若是客户业务和财务状况陷入困境,客户要求限制审 计范围、 内容对独立审计有负面影响的;或是积存账务长期未 清理,而 客户要求完成的时间很紧迫难以依时完成的,都不要 贪图高额 业务收入而接受委托。 确定接受委托,要按《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第1111 号——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的要求( 主要是 第四章第二节的要求)签订业务约定书,明确双方的 责任和 义务,若委托有特定目的(例如审查客户内部某些人 有无营 私舞弊等)要另作专门签约,另定审计内容和责任, 另议 收费。 若是新客户更换注册会计师的,要与前任注册会 计师沟通,掌握以前审计发现的问题,以预测可能存 在的风险。 二、计划准备阶段评估风险 按承办签约时初步预测的风险,对内部控制进行 测试,评 估存在的风险:“内部人”控制财务,会计基础薄弱 ,财务人 员变动频繁。 根据符合性测试和分析,进一步评估审计风险所 在,确定防范风险的重点问题,进行实质性测试的抽 查。 制订审计计划时,须由部门经理项目经理和经办 注册会计 师集体讨论如何评估防范风险;若发现这宗业务估计 防范风险 无效的,应中止承办签约,或调整签约内容,从而调 整审计 计划。 三、实施审计阶段关注潜在风险 (1)会计基础薄弱的潜在风险。不要以为大企业 会计基础 不会存在问题而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麻痹大意。编著者 曾在审计 工作中就发现一些大企业会计基础缺失而存在重大错 报。例如: 某利润七千余万元的W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两个独 立核算 的分公司撤销,结存的存货和设备移交总公司时,没 有派人监 盘,核实结存数,也没有交接手续,只凭公司账面余 额入账, 而公司在年终也没有全面盘点,因而有部分东西在审 计时才补 课盘点。好几项出现盘盈盘亏,现金出纳账与会计账 期末余额 不符,是由于上年电算化软件有问题,审计时才要电 脑公司来 处理。上年度审计时,发现多项计提、摊销项目没有 原始凭证 列示如何计算,因而出现三项应付费用多计、少计, 影响利 润,去年改正了,今年又重犯。 某颇有名气的B股份公司,在审计中发现固定资 产明细 账多项错漏,甚至连自有汽车也没个确数,有些房屋 、建筑物 同图纸,与明细账的记录数不符,变更项目没有记录 ,结算数 不清。 (2)关注以下可能潜在风险的问题:①异常的交 易,临 近期末发生的较大额的交易和与关联方的交易;②资 金不足, 财务困难,借款额大;③大额应收款、应付款忽增忽 减,调账 频繁;④会计政策变动不合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不 合理;⑤ 存货盘点前大额进出库频繁,计价方法变动,对监盘 有不配合 的倾向;⑥对外担保、抵押同客户本身利益关系少, 甚至无 关系。 为避免抽样检查风险(检查结论与该项目的总体 特征不 符合的可能性),抽样测试的数量所占该项目的比例 一般不要 少于5%;期末存货可运用“ABC分析法”进行查核( 详见 本书第73页“选择重点的ABC分析法”)。对固定资产 、应收 账款,也可参考这方法对A类抽样作细改查核。存货 抽样的 实质性测试,不仅核实入账的数量,还要核实其计价 ,对耗用 和结存原材料尤其要认真核实计价,存货错弊往往就 出现在计 量和计价上。 (3)对于规模较大,二级单位较多的公司,宜分 成若干 审计小组,针对潜在风险问题查核,项目负责人召开 小组会交 流查核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审计任务将要完成 时,将工 作底稿的初稿互相交叉检查重点问题的审计程序和取 证是否起 防范风险的作用。项目负责人要亲力亲为查核一些重 点项目、 重点问题。 四、出具审计报告阶段的风险处理。 审计报告核发前,将项目经理的第一级复核和部 门经理的 第二级复核的报告稿送给客户看,倾听其意见,解释 调整事 项,之后才进行第三级复核。若估计风险较大的审计 报告,要 提交本单位质量监督组织,风险管理组织讨论,审慎 选定报告 的类型和斟酌措词,若涉及法律风险的应聘请律师征 询意见。 确定发出审计报告的,必须符合《中国注册会计 师执业 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 计报告》 的规定:发出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必须符合该准 则第十九 条的规定:“如果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 适用的财 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P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