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5.73
折扣购买: 与时间同行 : 二十四节气心理课 : 全新升级版
ISBN: 9787559491497
韦志中,知名心里图书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督导师、心理茶馆创始人、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创始人、心私塾创始人,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25年,出版心理学著作50余部,致力于本土化的心理学的研究,创立的“心理茶馆”服务品牌已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全国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先后被人民网等媒体报道100多次。 刘金凤,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国际认证营养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曾是海军某部特勤疗养中心健康管理科主任,长期从事疗养预防、康复及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工作。参与创建的“中华养生文化园”和“健康促进中心”,获评山东省中医药宣传教育示范基地、青岛市科普基地、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健康教育基地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撰《顺时食养》专著7部,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享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6次。
古时,立春日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鞭春牛。所谓鞭春牛, 即用泥捏个土牛,在立春当天把土牛放在东郊的春台上,用鞭子抽它。这个活动象征着农耕的开始,所以后人也把“立春” 称为“打春”。 汉代,鞭春牛的风俗已很流行。立春日,京城百官身穿青衣,头戴青帽,举着青幡,把土牛送到城门外,官员们轮流拿着鞭子抽打土牛,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而后,这种仪式逐渐固定下来,并传到了各个郡县。 宋代鞭春牛时,春牛变得华丽起来,身上多了装点的颜色和饰品,周围也有了鼓乐伴奏。照例还是先由官员鞭打春牛,随后交给农民轮流鞭打,鞭打时要使劲,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 随后,围观的人一拥而上,争抢碎土。碎土也有不同的寓意:抢到牛头上的土,代表大吉大利;抢到牛身上的土,养蚕必丰收;抢到牛角上的土,庄稼必丰收;抢到牛肚子里的粮食,一年五谷丰登。 鞭春牛的习俗意在催促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后气温开始回升,要为春耕做准备,莫误大好春光。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阳春之季,万象更新。对于农事耕作,这是个好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思考、安排,为全年的工作打好基础。我 们应珍惜这个美好的时机,积极规划自己的人生。毕竟对于人来说,生命里非常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 有时候人们的幸福感降低,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缺乏人生理想。人对未来是否充满希望,是否拥有值得追求的目标,这对个体人生幸福感的获得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一旦有了目标,就像航海中的舰艇有了灯塔的指引,可以朝着明确的方向去追寻,在追寻的过程中就会获得幸福。 某一时刻,我们也会恍惚,感觉人生已过半,走过的路却充满遗憾,对现实无能为力,对未来也无从下手。我们容易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总想在某个看得见的名利场中超过他们,但是这样的对比,如果你获胜了,会助长虚荣;而如果你比不过对方,就会陷入痛苦和怀疑中,甚至走向虚无。外在的参照是没有界限的,名利也是没有尽头的。因为永远都有比你更优秀、更出众的人。 我从二十三岁开始正式从事心理学事业,在这之前我做过很多份工作,大都很难做长久。在接触到心理学之后,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从业的第一年,我就暗下决心,要让更多 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庆幸自己依然在心理学道路上,朝着最初的目标前进。而且,我对心理学的热爱丝毫未减。 契诃夫曾说:“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这和周星驰电影所传达的“人要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本质上是一 致的。在立春这个节气,愿我们每每个人都能确定目标,为一年的奋斗规划好方向。 青春与时间管理 俗语有云:“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这无不提醒我们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当然这些俗语更多指向农耕,但是从生命是有限的这个角度来 讲,我们也要珍惜时光,不负韶华。 “青春”一词最早指的是春天。春天草木茂盛,呈青绿色,所以春天被称为青春。《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 好还乡。”这里的“青春”都指代春天。现在“青春”也特指青少年、青年时代,如“青春期”“青春年少”等。 如果说立春是一年的开始,那么青春时光就是生命中的美丽春天。处于青春时光中的人们,元气满满,敢想敢干,他们不会给人生设限,也不会惧怕未知的将来。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1.《与时间同行——二十四节气心理课》是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发展中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它将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心理学知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能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又能让我们疗愈身心,发现自我。 2.与时间同行,并不意味着被时间所驱使,而是学会了在自然的节奏中找到自己的步伐,使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本书选用了符合二十四节气的二十四首古典诗词,以一种美的形式来打开读者的心扉,又在故事中穿插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这种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科学的独特教学方式,无疑为追求内心平和与自我提升的现代人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3.二十四节气是属于中国人独特的浪漫,在这本书里,中式美学具象化了。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看着时节自然流转,从中学会如何调节自我情绪,提升心理适应能力。每个节气的深入探讨,更加深了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同时引导读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平衡,享受心灵的宁静。 4.这是一次心灵与自然和谐共舞的深刻旅程。自然界有四季,人的心理空间也有四季。本书不仅教会读者如何在四季的更迭中捕捉生命的律动,更启示读者:真正的成长,是在于学会在每个当下,无论是春的萌动、夏的热情、秋的收获还是冬的沉静,都能找到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共鸣的力量。这不仅是对古老智慧的现代诠释,更是对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一次温柔提醒——在时间的洪流中,唯有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省,方能真正领略生命的丰富与美好,让每一次呼吸都成为一次心灵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