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巍峨(林则徐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山之巍峨(林则徐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作者: 郭雪波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山之巍峨(林则徐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ISBN: 9787506391269

作者简介

郭雪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狼孩》、《银狐》、《火宅》、《锡林河女神》、《青旗嘎达梅林》《蒙古里亚》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沙狼》、《沙狐》、《大漠魂》、《郭雪波小说自选集》(三卷本)等十余部。《沙狐》和《沙漠传奇》等多部作品分别译成英、法、日、德文出版。《大漠魂》、《继父》分别获台湾《联合报》第十八届联合文学奖首奖和《中央日报》宗教文学奖。《沙狐》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国际优秀小说选》。根据《沙狐》改编的广播剧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狼孩》《银狐》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狼孩》获首届国家生态环境文学奖。小说《哺乳》获德国之声文学大奖优秀作品奖。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文学艺术特殊贡献奖获得者。

内容简介

几笔高利贷扼杀了一个中产地主,也可映照出清 中晚期社会矛盾趋于纷杂,土地田产兼并侵吞变得激 烈,生存容不得半点闪失。林正澄不好好在家经营土 地田产,把如此大事丢给老婆妇道人家去管理,自己 游走四方教书谋仕途,问题显然出在这里。想靠孔孟 书出头结果忽略了打点家业,丧失了根基,理想和现 实未能得到合理结合,苦了自己和一家人。林宾日受 此牵累,父亲长年不在,自己幼小失学,十三岁开始 勉强读一家私塾受启蒙,家道中落,对他刺激很大, 他发奋勤学,苦熬出头之日。也许,父亲游历天下的 血液依然在他身上滚动,自青年起他也出入敦社结交 士友,进出山堂求学谈艺,也曾参加乡试等。显然, 他比父亲精明了好多,几乎赤手空拳,靠自己依然是 教书舌耕起早贪黑精心用功,在他父亲辞世后两年便 娶塾师陈时庵之女为妻,“时庵先生以宿儒讲学于乡 ,为都人士所崇仰”,其妻也是书香门第之女,显然 是位贤内助。后来他在侯官左营司巷里租得小屋,彻 底离开乡下,断绝了与农耕土地的经济链条,走上一 条完全不同于其父的道路。 林宾日身上体现出闽人那种“耿”和坚韧,务实 ,又不放弃追求。 也许,父亲的经历使他清醒,成为教训,与其远 游求道,还不如从脚下开始。路,其实就在脚下,在 你生活的周围现实中,只需要你用心一点点积累和觅 得属于自己的机会就行。林宾日,就是这么做的。他 一面教书,一面苦读经书武装自己,甚至终夜不眠害 了眼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三十岁上县试第一,考 上秀才,第二年经过岁试,补为廪生。廪生既是廪膳 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名额有定数,明初 期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 廪米六斗。清沿明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 能取得廪生名义,供米外每年发廪饩银四两。林宾日 从此拮据的生活有所缓解,虽仍需妻小做女红、剪扎 “象声花”之类以佐家计,“半饥半寒,迁就度日” ,但生活总算也为他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对此,林 则徐后来也回忆说:“时先大父母已弃养,家无立锥 ,不使家君知之。逾年,家君入学,旋食廪饩,此后 官谷虽稍充,而食指挥渐繁,贫如故。先妣工针黹, 又善剪彩为草木之花,大者成树,其小至于一茎一叶 ,皆濯濯有生意,岁可易钱数十缗,遂资其直,以佐 家计。” 林宾日在人世间艰难拼争,儿子林则徐的出生, 无疑点燃了他心中无限的希望之火。 几代书生,号称“累传皆儒业”,该有个光宗耀 祖之人出现了吧?轮也轮到了。他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头生儿子鸣鹤早天,使他一直渴望着这胎儿子早日 到来,以继承香火,实现自己心中夙愿。 饱读诗书,望子成龙,为儿子取什么名号?这使 得林宾曰颇费心思。 古来书门取名都很讲究,不能随便叫个阿猫阿狗 就算了。冥冥中,人名会伴随气运,那里暗含着不为 人知的神秘符号,起好与八字相符会辅佐一生,起不 好犯“克”,会带来霉运。此时,他忽然想起前日“ 梦中亲见凤凰飞”,由此马上联想到南朝才子徐陵, 被世人赞誉为“天上石麒麟”的徐陵,字孝穆。平素 他心中十分钦佩徐陵,文采横溢和为官刚正清廉,被 后世颂扬为楷模。于是,穷秀才林宾日怦然心动,毫 不犹豫,脱口提笔,给儿子起名日:则徐。 顾名思义,当然是期盼儿子效法徐孝穆,文采出 众,出入相阁,也如他清廉刚正,名留百世。后来, 林则徐自己也取字少穆,又字石麟,都和这位南朝才 子徐陵拉上了关系,显然心中十分认可父亲的期许, 看得出也非常推崇这位先贤。 “学而优则仕”,是他们林家几代人追求的梦想 。 也许,此时的林宾日已经感觉自己去实现这一梦 想,颇为困难,人到中年拼取功名谈何容易?考个秀 才都如此艰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三十岁才成功, 几年过去没有太大发展,勉强混个廪生,养家糊口都 很困难,再上一层实在难为自己。还不如把心思往儿 子身上多用一用,多下些功夫,甘为儿子当铺路石更 为实际,更有盼头。 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