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光影声色(罗展凤电影音乐随笔)
作者简介
罗展凤,现任香港公开大学创意写作与电影艺术讲师,专研电影音乐,为华语世界此领域内少数研究者之一。自2004年起,有关著作包括《映画x音乐》(中文简体版为《电影x音乐》,《流动的光影声色:罗展凤映画音乐随笔》及《必要的静默:世界电影音乐创作谈》。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文学硕士、中国语言及文学学士(副修哲学及性别研究)。曾任职电视台编剧、副刊记者、杂志及出版社资深编辑等工作。另客席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及香港艺术学院,教授电影音乐、电影理论及欣赏课程,另亦为《看电影》(上海)及《香港电影》(香港)撰写电影音乐专栏。 2010年获亚洲文化协会颁发半年期“利希慎基金奖助金”,游学纽约。2011年4月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香港艺术发展奖——年度最佳艺术家奖(艺术评论)。
内容简介
一开始,就是笛声,一种凄然冷锋的空灵感油然 而生,伴随的画面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地,声与影,一 样的萧条。笛声一直吹奏,声音愈加高扬,然后,画 面跳接大街,夜,中年女子(Maia Komorowska饰)看 着商店内电视的黑白画面,当中有奔跑的男孩 (Woiciech Klata饰)迎着镜头展露笑脸,如此纯真可 爱。镜头再一转,回归雪地,一个孤零零的忧郁男子 (Artur Barcis饰),穿一身羊毛厚衣,对着镜头似笑 非笑,他抹抹眼睛,像流着泪,跟前是一堆火种。 很快,观众就知道,男孩叫波威(Pawel),是故 事中的小主人公,才十岁吧,却多愁善感,拥有一张 讨人喜爱的率性脸蛋,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开始对 生命与死亡表示好奇,开始萌生知性与感性的珍贵心 灵。中年女子是他的姑姑,她有信仰,一直笃信爱人 的全善上帝,人们在其全知全能下,受到庇荫。波威 的父亲(Henryk Baranowski饰)信奉的却是理性与科 学,大学教授,精通电脑,相信一切均可通过电脑以 方程式计算。波威身旁,父亲与姑姑就像两名守护天 使,在孩子身上身体力行地展示他们的信仰,只是, 最终却保不了波威的一条性命。 倘若不是,何以波威父亲用电脑计算出结冰的湖 水的冰层厚度,又亲自走到湖上为孩子的安全做确定 ,却人算不如天算,湖上的冰终于裂了,夺走了波威 的性命;姑姑呢,大抵她也说不清何以慈爱的上帝会 夺走好孩子的性命……那是生命的悖论,看似坚定的 信仰可以不堪一击,当两种看来非此即彼的信念同时 破灭时,只叫人顿感虚妄,此刻,人们无所依附。 普列斯纳的笛声在这里显得虽热还冷、虽近还远 ,吹奏的时候,带着颤抖抖的感觉,电影里出现两次 同样的调子,却是两种编曲,可大致基调相近。一段 是相对单纯的笛声,空灵感重;另一段注入了弦乐, 音乐的层次厚实了,却更显悲恸。它的出现,每每在 不快乐的场景:电影开场时的不祥预兆、波威在路上 看见被车撞死的流浪狗一身冰冻僵硬、数次伴随雪地 上男子的哀伤神情、波威父亲在闻得儿子曾在冰上玩 乐及悲伤愤怒地摧毁祭坛的同时发现圣母像的脸颊上 也滴着蜡泪…… 那是一种恍然之音,夹杂着一种悲戚的宁静,一 种无以名状的爱,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却又如此软 弱无力,它是宗教性的,背负灵魂,却又跟凡尘俗世 显得疏离。我常想,那可能是来自上天的乐声,属于 一把做评论的乐音,象征着上帝的眼睛;又或者是一 种神秘而不可知论,一个意想不到的生命见证者—— 在我们得为自己的事情负责或承担结果时,一双眼睛 ,可能早早隐藏,看着我们的所作所为,像那个在《 十诫》里经常出现的旁观者(过路人)。进退维谷(《 十诫》之二) 情感背叛,往往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一个经 常出现的题材,《十诫》之二与之九,不约而同有所 触及。然而,在背叛当中,基氏并未落下道德判断, 与其说探究背叛者背后的对与错,不若说,他更着重 当事人(背叛者与被背叛者)的内心变化——如何面对 ,怎样自处。何以选择。感情失衡的一方,背叛了爱 侣,承受着莫大的矛盾煎熬,有口难言。被背叛者, 在受伤、悲愤与体谅、包容路上踯躅不前,爱恨缠结 ,困窘莫名。背叛与诚信,看似是铜板的一体两面, 干脆利落,然而,人性脆弱,情感含混,只要在生命 路上出轨一步,都得承担责任,赔上代价。基耶斯洛 夫斯基说: 当我做一切的妥协及错误的决定时,我都可以感 觉到那条非常明确、绝不能跨越的界线。我试着不去 做将会跨越那条界线的事,当然,偶尔我不能避免, 但是我一直试着不要做。这和所谓对错标准毫无关系 ,却和你每天必须做的日常决定有关。 “丈夫是令我安全自在的那个人,至于另一个… …嗯,也许人不能渴求太多,只是幻象来的。”那是 《十诫》之二里女主人公桃乐塔(Dorota,Krystyna Janda饰)的一个心结,说这番话时,对象却是一名老 医生(Aleksander Bardini饰)。 桃乐塔正面临一个痛苦的抉择:丈夫刚刚完成手 术,生命仍然危在旦夕;另一方面,她怀了情夫的孩 子,问题一触即发。三角关系的情感,两条生命,带 领桃乐塔走上进退维谷的处境。桃乐塔苦无出路,决 定把心结向丈夫的主诊医生一一诉说,她希望从医生 口中,知道丈夫的生存机会,如果丈夫最终会死,她 就把孩子留下;如果丈夫能活下去,她就打掉胎儿… …那是生命的两难,关乎取舍、选择,而且,生与死 ,如此贴近,互为影响,一线之隔。 普列斯纳为桃乐塔特意写了一支钢琴独奏曲,如 排山倒海的琴音,绵密无间,叫人喘不过气。有一个 晚上,桃乐塔躲在家中开了唱机,就是放着此曲,正 在聆听之时,情夫从远方来电,桃乐塔遂把唱机声浪 调低,听着情夫向电话录音器诉说思念她,桃乐塔悲 从中来,哭了。琴声轻了,心情依旧沉重。 P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