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易读/画家张洪源国学易读系列

道德经易读/画家张洪源国学易读系列
作者: 张洪源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0.60
折扣购买: 道德经易读/画家张洪源国学易读系列
ISBN: 9787504767905

作者简介

张洪源,1962年出生,山东省莱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写生创作培训班导师,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 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得可行,不是“恒常”的道;名可言可称 ,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的开始;有名, 万物的母体。因此“恒常”无名,以便洞察万物的 妙生;“恒常”有名,以便观察万物的分类。此两 者相同而只是名称不同,同叫作“空”。空之又空 ,是众多妙有的法门。 【感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得可行,不是“恒常”的道;名可言可称 ,不是“恒常”的名。 对这一句的翻译与解释,历来是各执己见,莫 衷一是,到底谁的翻译与解释更接近老子的本意呢 ?其实研究古人的经典,最好能穿越时空回到他们 的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悟。古人云:“取 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可见 越接近于经典创作的年代,就越能够准确理解经典 的本意。对于《道德经》的理解,要说“乎上”, 最乎上的应该是老子的两个弟子:辛文子与关尹子 。这两人都有传世经典:辛文子有《文子》(《通 玄真经》),关尹子有《关尹子》。通过阅读这两 部经典,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诠释《道德经》。 老子开篇第一章,首先告诉我们什么是“道” 的精神、特征和特性,也可以说是“道”的本体或 本来面目,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宇宙”的本来面 目。《关尹子·宇》中云:“道终不可得,彼可得 者,名德不名道。道终不可行,彼可行者,名行不 名道。”大意是:道终究是不可得的,可以得到的 ,名叫“德”不叫“道”。道终究是不可行走的, 可以行走的,名叫“路”不叫“道”。由此可见“ 道”是不可得到、不可行走、不可言说、不可称呼 的,是无名无相的。言外之意是说,只要能用眼、 耳、鼻、舌、身、意来看见、听见、嗅到、品尝、 触摸及想到的东西,都不是那“恒常”的道;能用 语言文字说明、表达的概念名称,也都不是“恒常 ”的名。正如《金刚经》中两首偈子所言:“凡所 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 来。”《金刚经》中的“如来”与《道德经》中的 “道”,说的都是一个东西,语殊而义同,无非概 念名称罢了!就是“道”这个名字,也不是“恒常 ”的名字,它本来也不叫“道”,只是为了说起来 方便,老子才给它强加了“道”这个名字。宇宙万 物的名字,无非也是强加的假名而已。如《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