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3.80
折扣购买: 气味
ISBN: 9787532189748
程永新,编辑家、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穿旗袍的姨妈》《气味》,小说集《若只初见》《到处都在下雪》,学术随笔集《一个人的文学史》。 本书为作者“流浪三部曲”之二,延续《穿旗袍的姨妈》中的男孩故事,讲述主人公骆驼的青年时代生活。
我一直不知道怎样来讲述蝙蝠这个人,现在,已到了不能再把他搁置一边的时候,虽说我内心里是那么不愿提及他。 在海边生活如烟如缕的回忆中,蝙蝠无疑占据了一个任何人没法替代的位置。假如一个人在你对世间万物尚处蒙昧状态的时候,给予你非常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堪称一种启蒙作用,而这个人带给你的记忆又常常掺和着苦涩的怪味,你会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提到他? 在海边,所有结识蝙蝠的人无不佩服他的聪明才智。直到蝙蝠离开海边很久之后,我遇到一个认识蝙蝠的人,他一方面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连呼蝙蝠是“混世魔王”,另一方面他又竭力称赞蝙蝠的才干。我从这个人无奈痛苦的神情中,猜到了他曾怎样为蝙蝠所折服,又怎样遭受过他的伤害。 倘若你在海边生活过,你不知道某连连长那很正常,因为海边加起来有几十个连,但如果不知道蝙蝠,你无形中就将自己放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子。蝙蝠在海边的名声,要远远超过大多数连队的头头。天气晴朗的星期天,蝙蝠总会背上他的画夹,搭乘南来北往的拖拉机,去海边的某处风景地写生,蝙蝠跑遍了海边任何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他给许多人画过速写,只要谁愿意,不管是场部头面人物,还是拖拉机上素不相识的过客,蝙蝠都会很认真地给他画像。但谁如果以为蝙蝠画完之后,会把速写稿赠送给你,那就大错特错了,蝙蝠总能找到不给画稿的理由。只在日后艺术学校招生的考试过后,人们才明白一个道理:所有曾经挺直腰杆端正姿势毕恭毕敬敛息屏气给蝙蝠做过模特儿的人,都不过是蝙蝠在等待这一天临场发挥过程中的一个道具。蝙蝠似乎早就认准了有这么一天要让他大显身手,所以在此之前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拿起画笔给人画速写。他最大的本事就是一面画画,一面与你讨论问题,当你被他雄辩的口才驳倒,不得不对一个问题重新估价和认识之际,蝙蝠的速写练习也已大功告成。 从蝙蝠隐隐约约闪烁其词的谈吐中,我大概知道,他的祖上曾是蜚声海内外的棉布大王。出于语焉不详的原因,到了他祖父这一辈家道中衰,而蝙蝠的父亲也更是年纪轻轻,莫名其妙地离家出走,皈依了佛门。蝙蝠由谁带大的、又是在谁的教导下练习小提琴,而后又是什么原因中途辍学而改学画画的,这些都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蝙蝠曾得到过一个了不起的高人的指点。要不他不会在那样的年代里,对世界艺术史和文学史的了解达到令人费解的熟悉程度。据我所知,海边许多人是从蝙蝠的口中,才听说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伦勃朗、达?芬奇这样一些名字的。他几乎能如数家珍地讲出一些世界名著的故事内容,如果在今天也许不算什么,而那是个革命席卷大地,捣毁一切人类文明的禁锢年代,蝙蝠随意间流露出的这些信息,对我们来说是何其陌生啊。接近蝙蝠的人,或多或少从他那儿领略了文明世界的阳光,在他面前,我们许多人都显得极为自卑。 蝙蝠身上的很多素质,都预示着他天生要干一番大事业。我们刚到三连的那年冬天,毗邻的五连和我们发生过一起殴斗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为了茅草。谁都知道,海边的冬天茅草意味着什么。海边人冬天做饭烧水,用的燃料全是茅草。三连原是机耕连,机耕连有柴油,所以无人去割田野里的茅草,三连的茅草长得格外茂盛。机耕连未撤走之前,其他连队的职工经常越过界河,跑到三连的地盘上偷割茅草,这已成为多少年来的习惯。 我们在熊猫的率领下进驻三连之后,三连也拥有几十号职工,需要消耗大量的茅草。但几次发出警告,五连的职工依旧偷偷摸摸涉过河来,割走一大片一大片的茅草,这就使得某一天的聚众殴斗,成为不可避免的事了。殴斗的后果是严重的,双方至少有近二十人受伤,因为是三连的人先动手,最后伤亡人数五连也大大超过三连。熊猫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发愁,蝙蝠来了。蝙蝠如是这般地给熊猫出了一通主意,后来熊猫在连部会议上决定:由蝙蝠出任三连谈判代表。这样的结果,人们估计是蝙蝠毛遂自荐争取来的。 谈判在界河边举行。蝙蝠率领的三连谈判小组只有两个成员。谈判的结果出人意外且很有新意:双方受伤人员的医药费自理;五连不用送还偷割的茅草,三连另外再拨出几车丰收拖拉机的茅草,以换取五连的两头猪。这场艰难的谈判,蝙蝠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谈成了,他口若悬河从头说到尾,边上他带去的两个人还没来得及插上话,谈判已结束了。五连是副业连,除了种蔬菜就是养猪,通过谈判他们解决了过冬茅草问题,当然很乐意;而三连的人,马上就有猪肉吃,公愤随之化为乌有,民意迅疾得到安抚。 在海边,从未下田干过活的人,大概除了蝙蝠之外找不出第二个来了。蝙蝠抵达海边那年,一跳下拖拉机,正好看到场部宣传科的人在画大幅的领袖像,他站边上随便说了几句,修正了几个明显的问题,宣传科那个人就把他拽去见领导了。这幅领袖像蝙蝠整整画了一年,他提醒场部宣传科:领袖像可不是闹着玩的,画不好会出政治问题,只有慢慢画,所谓慢工出细活,才能保证万无一失。蝙蝠当然不会一年四季老老实实蹲在会议室里画画,一年中至少有三个月的时间,他借口采购颜料先后回城三次。余下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有人来的时候眯起眼睛,拿着画笔往巨幅画像上涂抹几笔;没人的时候他画画素描,打打乒乓,东逛西游,广交朋友,传播令人咂舌的思想。奇怪的是,没有人会对蝙蝠的不干活提出异议,就像没有人会对他的随意离开海边提出异议一样。那时候,即便家中有人去世也未必能获准回城,而哪一级的领导都不能阻止蝙蝠请假离走的念头。蝙蝠人好像挂在连队,但连队干部管不了他,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在给场部干活。蝙蝠身上天生有一种魅力,他那双明亮而精神的眼睛逼视你,鼻梁咄咄逼人地挺起在你面前,在那种时候,你要拒绝他哪怕是不合情理的要求,似乎也变得十分困难。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蝙蝠忽然跑来问我,想不想随他到其他连队去游历一圈,顺便改善改善伙食。我当然求之不得,我差不多已有两个月未闻肉香了,连队食堂每餐供应的都是毫无油水、令人大倒胃口的白菜,我欣然接受蝙蝠的邀请。 我们走出村子,搭上一辆丰收拖拉机。海边的交通工具就是拖拉机,拖拉机不是公交车,没有预设的行车线路,能搭乘到就很不容易。至于拖拉机去哪里,与你去的目的地大方向是否一致,那就只有碰运气了。坐上拖拉机,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攀上一叶小船,只能听凭它随 风飘荡。 拖拉机在公路上足足狂奔了两个小时,我们被载到很远的地方。中午时分,拖拉机才停靠位于海边东南角的一个连队。拖拉机要等着载货,我们只能一个个跳下车斗。 说实话,我当时心里很没有底,非常地疑惑,虽然知道蝙蝠神通广大,平时在海边满世界跑,朋友遍及四面八方,但我对这种事先不打招呼、突击式的造访,还是存有疑虑。这个连队有接应我们的落脚点吗?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要是这里恰好没有蝙蝠的朋友,那就惨了,我们岂不是要白白地饿一顿了吗? 蝙蝠完全无视我的忧虑,他挥挥手,示意我跳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他带着我拐进村子,朝一幢砖房直奔而去,其时已日挂中天,早过了开饭时间。 我们闯进一间男职工宿舍,里面闹哄哄地在打牌。一个戴眼镜的头发花白的老知青,抬头一见我们,赶紧从牌桌旁站了起来,朝我们迎过来。 看来这是蝙蝠的朋友,他言语嗫嚅,对我们的到来表示很意外。蝙蝠根本没工夫理会他朋友的惊讶神情,他开门见山告诉对方:饿坏了,快快去备饭!老知青连连称是,赶紧拿了碗盏去食堂打饭。 等了有一支烟的工夫,老知青打来了饭菜,他说因过了时间,与司务长好说歹说才给打的饭。我一见隆起的米饭上,覆盖着夹带着几块肉片的菜肴,胃里面吱吱地冒泡,直等着将那饭菜一咕隆地塞进肚子,但蝙蝠一点也不着急,他笑嘻嘻地看着老知青说:我们跑那么远的路来看你,你好像不大够意思吗? 蝙蝠的嘴角自信地翘起,脸上露着微笑,目光逼视着他的朋友。老知青闻言脸色绯红,像做错了什么,手脚忙乱地端过一张凳子,爬到高处打开一只大木箱,在里面翻了半天,找出一只午餐肉罐头来。他打开罐头,用水果刀把肉划成片状,拨拉进我们的碗中,他抬起头看看蝙蝠,以为这下可以让他满意了。 岂料蝙蝠依旧坐着,不动筷子,笑嘻嘻地看着老知青。老知青又一次脸红了。蝙蝠一拳打在他的肩胛上,说:你太不够意思了!说完返身跳上凳子,从大木箱里又搜出一只肉罐头和一只鱼罐头。嘿嘿,还想藏私货!蝙蝠得意地朝我晃晃手中的战利品。 我们两个饕餮之徒,很快就将三只罐头全部报销了。作为回报,蝙蝠只是在用饭期间,对老知青拿出的几幅水粉习作,草草指点了一番。 吃完饭稍事休息后,我们便扬长而去。我已经非常满足,站在拖拉机上打着饱嗝,心情舒畅,而蝙蝠则一路嘟哝抱怨,好像受了什么委屈似的。傍晚时分,我们来到场部粮食供应站,蝙蝠路上说要给我一个惊喜。粮食供应站与连队比,相对比较富足,那里有四五个人都是蝙蝠熟识的朋友。我们一到那儿,他们立即行动起来,有的杀鸡,有的去田里捉青蛙,有的去河边钓黑鱼摸田螺,忙得不亦乐乎。那天晚上还喝了酒,这是我到海边后第一次喝酒。 粮食供应站的这顿美味大餐,让我足足回味了几个星期。 这游历使我大长见识,回归途中,蝙蝠即兴发表的一个著名论断,让我茅塞顿开。他说男人的嘴,生来就派两个用处:一个是说,一个是吃。说是付出,吃是回报,会不会说、说得好不好决定了吃的质量,说得好说得妙,自然也就吃得好吃得妙。 蝙蝠确实是他理论的出色实践者。他非常注重吃,在食物极其匮乏的海边,他几乎没亏待过自己的嘴,他想方设法,成功地使自己的食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直到他考上美院,离开海边,人们才忽然发现:是无数海边人,用自己的肉鱼罐头和劳动血汗,滋养了蝙蝠硕大脑袋里的智慧和他脸色红润的健康。蝙蝠不出门游历的时候,除了伶牙俐齿的口才外,他常常用一些诸如维生素 C、人丹、扑尔敏等药物,来和女职工交换美味佳肴。这些稀罕的药品,据说是蝙蝠从场部医院一个女医生那儿要来的。蝙蝠和这位女医生的暧昧关系有多种版本的说法。蝙蝠离开海边,显示了男儿不沉湎于儿女之情的品质,而那个被蝙蝠果决斩断情丝的女医生,却从此逢人便说她的不幸。她向人诉说的时候,咬牙切齿,目光飞向天空的朵朵云彩。我最后一次听人提起女医生,说她坐在场部医院门口的台阶上,絮絮叨叨自言自语描述她刚刚怎样吞下一只大苍蝇,女医生说那只苍蝇真可怜,她不该杀了它。 在我的记忆里,蝙蝠与我们所谈的话题,涉及哲学、艺术、经济、国际问题、梦境与死亡、宗教和灵魂等等,范围极为广泛,而他谈的最少的就是女人,人们很难知道他对爱情的确切看法,他在感情方面的经历,常使人感到扑朔迷离。四年以后,我在大学校园里与蝙蝠久别重逢。当时蝙蝠匆匆行走在绿树成荫的甬道上,好像要赶去什么地方,他和我敷衍了几句,很肯定地说他会来看我。那天晚上,我在宿舍里哪儿都不敢去,可从这个晚上起,直到以后的许多日子,我始终没能把这位故友等来。 一个月后,等来的是中文系一位女生服药致死的消息。中文系的女生原和外校一个男大学生谈恋爱,男朋友常来看她,结识了她的同屋、一位意大利女留学生,他瞒着女友,和女留学生暗中来往,过从甚密。后来,男朋友通过女留学生,又结识了另外一位留学生、意大利某议员的女儿,他和议员的女儿偷偷结婚、比翼双飞许久之后,这位中国女学生和她的意大利同屋才从各自的梦幻中醒来。中国姑娘为殉的选择,反衬出意大利姑娘的坚强和洒脱。校园内因此引出一场旷日持久的关于道德问题的争论。这起事件,一度在我所生活的城市沸沸扬扬,流传甚广。 中国姑娘的男朋友就是蝙蝠。他去意大利一年后,又与议员的女儿离异,和一位欧洲大画商的女儿结婚。这宗婚姻的成功,使得蝙蝠作品的要价直线上升,迅疾跻身全欧洲屈指可数的几位华裔画家的行列。中国画家蝙蝠在短短的几年里,完成了他人生的三级跳远。随之而来的名声和财富,足以使其后半辈子过上奢华富贵的生活。 蝙蝠情感经历里的欧洲部分,是一位意大利朋友告诉我的。他说,从一开始意大利的华人圈子就对蝙蝠口碑不佳,而蝙蝠似乎也远远地疏离华人圈子。其实,蝙蝠不属于任何圈子,他生来就属于整个人类。 在这个世界上,蝙蝠结识为数众多的人,但蝙蝠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至少我不是。蝙蝠从不将他的内心隐秘透露给我,不会向我交心。做蝙蝠的朋友或情人,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你要准备好他拼命地、无情地榨取你们之间的友情或爱情。我猜测,在蝙蝠的词典里,也许根本就没有友情和爱情这一类的词。有时我甚至觉得,蝙蝠仿佛是一个肩负使命的过客,他从人群中走过,却并不与人间发生世俗的情感联系。他给你指点迷津,然后又急匆匆赶他的路,奔他的目标而去。你从与他短暂交往的瞬间,获得智慧和文明世界的信息,而你同时也在他残酷的榨取中丧失许多。 我是从认识蝙蝠起,才真正打开了精神世界的窗户。而恰恰又是蝙蝠这个人,常常动摇和摧毁我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他的才智和品性如藤蔓一样交错,如尘土一样飞扬,我追踪的视线模糊而迷离,我常常觉得看不清他的面容和身影。 然而,我深深知道,在我的灵魂深处,已无法将蝙蝠抹掉。 ——上部 我的大学,第三章 跳龙门 我知道,生活要重新开始了。 我对以后的日子一点把握都没有。 是我自己选择了孤身一人去闯世界。 那么离家出走的孤单,没有依傍。 都只能靠我自己去征服。 ——《气味》 1、《收获》文学杂志主编、编辑家程永新长篇小说代表作。 2、这是一个关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故事。当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拼尽全力想要离家出走,孤身一人闯荡世界,却发现理想和现实不符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3、这是一段在人生低谷中进行千万次自救的经历。当你觉得自己就像是每天封闭在一个密不透风的地牢里,而地牢每天都在下沉时,打开这本书,你会找到同类,学会自救。 4、这是一本讲述“一个人只属于他自己”的小说。一个叫骆驼的男孩用他的经历告诉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过是共享一段路的关系,总要学会一个人享受孤独。 5、这是一个人的历史,也是一代人的历史。继《穿旗袍的姨妈》后,《收获》文学杂志主编程永新续写激情年代下压抑的青春故事,真实展现个人的历史,捕捉藏在“一代集体的青春”背后的时代脉搏和思想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