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72
折扣购买: 吵(噪声的历史)
ISBN: 9787807696827
迈克·戈德史密斯,自由科普作家。1987年从基尔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声学部工作,并担任部门负责人多年。1999年以来,写作了超过三十本科普书籍,读者遍及各个年龄。他的两部作品《爱因斯坦与他的膨胀宇宙》(2001)和《狂欢机器人》(2003)曾入选“安万特科学图书奖”(现更名为“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
世界上首先对声音做出严肃思考的是古希腊人, 他们认识到, 声音是一种可以被研究的自然现象;古希腊人恐怕是 史上最早的不 墨守成规也不惧怕宗教权威迫害而去探寻世界本质的 一群人。 已知第一位对声音做出以上思考的学者是毕达哥 拉斯,他的 分析影响深远,不仅仅对于声音和噪声研究,对后世 的整个物理 科学而言也是如此。毕达哥拉斯为科学打下了根基, 始于不谐和 音以及不谐和这一概念。在他的时代,已经出现了很 多种类的乐 器,它们的工作原理也都不是秘密,比如,竖琴的发 明者据说是 赫尔墨斯,因为他意识到龟壳可以用作共鸣器。而另 一个共同的 听觉经验是,某些音符在一起(用幸存希腊文献里的 说法:音符 相连)使人愉快,其他的组合则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具体说来, 我们今天所知的八度和声、五度和声、四度和声对当 时的音乐 家来说也是众所周知的。毕达哥拉斯的工作是将这些 和声与简单 的整数比联系起来。他由此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仅为科 学研究音乐 奠定了基础,而且鼓舞他本人及后来的学者进一步将 数字视为解 开宇宙奥秘的钥匙。毕达哥拉斯追求真理所遵循的标 准是数学上 的简明性与表面的和谐;沿着这一方向,后世的科学 家也都发现, 真理往往显现于最简洁最优雅最和谐的理论当中;如 爱因斯坦所 言,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对美的崇拜、对秩序与和谐 的逻辑简明 性的信奉,而我们的研究只能是谦逊的并且一定是不 完美的”。“理 性的”(rational)一词正是来自于毕达哥拉斯所秉 持的科学奥 秘在于整数比的深刻思想。 倘若我们能对作为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开创者 之一的毕达 哥拉斯的理论发展知道得更多一点,那将是一件令人 兴奋的事; 但实际上我们对他的了解几近于无,毕达哥拉斯始终 保守着他的 秘密。他的追随者们形成的学派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他 们所信奉的 真理,所以,事实上后人所知的毕达哥拉斯科学很可 能只是其部 分结论的断章取义,并不包括它的方法论。它的箴言 里包括这样 一些条律:“勿坐于器皿之上”,“勿食豆子”,“ 勿使燕子在家中 筑巢”。 一则关于毕达哥拉斯的逸事中提到,他在着迷于 声音科学特 性的同时也为其感觉特性所打动。据几个世纪后的一 位罗马政治 家达提阿努斯所说,毕达哥拉斯“睡前醒后必抚琴作 乐,以使其 灵魂中永远充盈着音乐的神性”。 这样看来,科学,尤其是声学,已经有了一个良 好的开端—— 但毕达哥拉斯接着却犯了古希腊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通 病:抓住一 个简单的理论,只要在有限的领域内说得通,就从中 推演出一个 庞大的复杂的通用框架。而毕达哥拉斯所开创的模式 影响了几千 年。这里我们还是不得不依赖后世作家的文字,亚里 士多德这样 写道: “有些思想家认为,如此庞大的物体(比如行星 )移动时必 然产生声音,因为我们地球上无论体积还是移动速度 都远比不上 星体的物体都会这样。他们还说,当太阳、月亮和一 切数量如此多、 体积如此大的星体以如此快的速度移动时,怎么可能 不产生其大 无比的声音呢?以这个假定为依据,并观察到以星体 距离所衡量 的星体速度与音乐和声呈现相同的比例,他们就断言 星体旋转移 动时发出的声音是谐和的…… “但说不通的是,我们听不到这种声音。于是, 他们就解释说, 这些声音打我们出生起就在我们的耳朵里,所以就与 它的反面也 就是寂静无声无法区别了,因为两者是靠相互对照而 分别的。” 生活于3世纪早期的阿佛洛狄西亚的亚历山大说 :“星体运 动速度慢产生的声音就深沉,运动速度快声音就高亢 ,而根据它 们距离的比例,这些声音的组合效果是谐和的。” 虽然这些看法本身是错误的,但毕达哥拉斯学派 有关听不到 的声音的概念却颇有先见之明。正如一千多年后戈特 弗里德·莱 布尼茨所指出的:“最好是在知觉和察觉之间做一区 别,知觉 是……表征外界事物的内部状态;察觉则是对这种内 部状态的意 识或反省认识……” 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认识到(通过“察觉”) 我们不再听 到一个声音时,我们才算注意到那个声音或者获得其 他的感觉; 常以时钟的滴答声为例,只有当它不响的那一刹那我 们才算听到 它。这种经验显示出,即便意识上我们可能没有注意 到一些声音, 无意识上我们依然“注意”到了它们。背景噪声就是 这个原理, 我们没有觉察到它的存在,却仍受到它的影响。 P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