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力量--1938年世界学联代表团访华与中国抗战

正义的力量--1938年世界学联代表团访华与中国抗战
作者: 谢从高
出版社: 科学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正义的力量--1938年世界学联代表团访华与中国抗战
ISBN: 978703058185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序章 50年前的客人再访中国 1987年6月,应中国人民邀请,美国莫莉·雅德女士及 美国友好人士访华团访问中国。6月2日,中国一美国人民 友好协会、对外友好协会举行招待会欢迎雅德一行,中共 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国一美国人民友好协会会长黄镇 等出席了招待会。 报纸报道:雅德在1938年夏曾作为世界学联代表团成 员来中国访问,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得到了毛泽东 、朱德等领导人的会见。在招待会上,雅德把一批珍贵的 革命历史文物赠送给了中国人民。这批文物包括:世界学 联代表团1938年访华时拍摄的反映延安军民战斗和生活的 电影;几百张照片;毛泽东和代表团正式谈话的记录全文 ;雅德的一本完整的访华日记;她所收集的陕甘宁边区的 报纸杂志;她回美国后所做的演讲、报告及美国报纸的报 道等。 雅德,原名玛丽·阿利克山大,1912年7月出生于中国 四川成都,其父是一名卫理公会教派传教士。1933年毕业 于美国著名的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 1938年与西尔维斯特·加雷特(Sylvester Garrett)结 婚。她是罗斯福总统夫人的助手、美国全国妇女组织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NOW)第八任主 席(1 987~l 99 1年),被视为美国女权运动第一波和 第二波之间的连接者,于2005年9月去世。 1938年和1987年,雅德的两次访华跨越半个世纪。当 年意气风发的学生领袖,如今已是白发老妪。然而,中国 人民没有忘记曾经关心、帮助过我们的国际友人。让我们 穿越万里关山、穿越历史长河,看看雅德和她的同伴们是 在怎样的环境下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 第一章 访华缘起 1937年8月,第二次世界青年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举行 。世界青年保卫和平大会又称为世界学生联合会(简称世 界学联)代表大会,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派出的会议代表 陈柱天请求大会派代表到中国。大会通过了《派遣代表团 来华》《给抗日的中国人民以物资帮助》的决议案。1938 年4月13日,世界学联常务委员安德烈·维克多(Andre Victor)、勃拉霍·赫尔培(Blaho Hrnby)从巴黎总部 寄出函件,通知中国朋友:世界学联所组织的国际学生代 表团,已经启程来中国了。 代表团由四人组成,詹姆斯·克鲁格曼(James Klugmann),又译作柯乐满,26岁,剑桥大学文学士,任 世界学联秘书。白乃德·弗洛特(Bernard Floud),又 译作傅路德,23岁,牛津大学文学士,代表英国三大团体 即基督教青年会、国际青年和平会、英国学生会。当时, 中国报纸还报道他为英国驻加拿大总督的儿子。莫莱·亚 特(Molly Yard),又译作雅德,女,26岁,美国学生联 合会组织部干事,代表美国15个学生团体、90%的美国青 年。聂尔·莫利逊(Neil Morrison),又译作雷克难, 美国康奈尔大学学生,代表加拿大学生基督教协会及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