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权高手朱棣的权谋

夺权高手朱棣的权谋
作者: 灰熊猫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0.88
折扣购买: 夺权高手朱棣的权谋
ISBN: 9787229058135

作者简介

灰熊猫,80年生人。作者幸运地拥有一些在文史方面颇有见地的朋友,在他们的鼓励下,开始尝试着写作自己的第一本书。作者希望他的作品,不仅仅能愉悦地的读者,也足以无愧地展示给亲朋好友。

内容简介

“殿下,节哀。” 朱棣已经记不清从多少人口中听到了这句话,王府内外的空气变得令人 难以呼吸,尤其是王府之外的北平官场。自从朱元璋去世后,大家似乎失去 了和朱棣谈话的能力,千篇一律地用这句话作为见面的问候语 和分手的告别辞,同时也是交谈的全部内容。 虽然北平的官员们显得非常伤心,一个个披麻戴孝号啕大哭,有些人看 上去恨不得用自己的手掌把地面拍碎,但朱棣知道他们都在演戏。这些官员 的主要心思都放在如何取悦皇室上,他们担心自己表演得不够悲 痛欲绝,导致皇室对他们的忠诚产生怀疑。朱棣理解他们的担忧和恐惧 ,他们只用“殿下,节哀”这句话作为交谈内容的理由,他也很清楚。这个 时候,所有人都担心祸从口出,索性以不变应万变,而朱棣也尽力配合他们 ,无论听多少人把这句话说上多少遍,每次听到这句话时他都会在脸上露出 一丝感激。 在这个时候,担忧和恐惧并不仅是这些官员才有,他这个身份尴尬的藩 王心里同样也有,而且只多不少。 当外面的人都在竭力夸大和表现自己的“悲哀”时,燕王府内上上下下 都在尽量隐藏另一种情绪--所有人都惶惶不安。每个人都尽力把这种情绪压 在心底,生怕被朱棣注意到,甚至他的儿女们也是如此。 只有一个人私下对朱棣表达了自己的忧虑,那就是他的夫人--大将军徐 达的女儿。 自古以来,和皇上血缘越近的藩王越容易受到猜忌。因此,各朝各代, 皇上一旦登基,都要制定各种制度和措施以限制藩王,藩王的权力越来越小 ,受到的监视越来越严密。不过对朱棣来说,他是朱元璋的儿子, 制度再严格,他也始终受到父皇的关照。 “殿下,”在燕王府的阁楼上,徐氏对朱棣说,“殿下应该去京师祭奠 父皇,叩见皇上。” 既然燕王妃以“殿下”相称,那她所说的话也一定经过深思熟虑。这个 建议和朱棣的想法不谋而合,他重重地点头,答应下来,说:“对,你说的 没错。” 阁楼上的风很大。以前,燕王夫妇常在这里纳凉,品茶闲谈,享受拂面 而来的凉风,十分惬意,但今天朱棣的感觉完全不同。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朱棣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深知自己是少有的幸运儿,因为父亲是皇帝 ,所以他不需要付出任何辛劳就能衣食无忧,再有权势的官员见了他都要磕 头。朱棣清楚,自己需要付出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忠诚。只要 不造反他就是堂堂的藩王,这个地位没有人能撼动。 “我虽读书不多,但我明白,自秦汉以来,直到唐宋,还没有哪个藩王 造反成功。说起最早的汉代七国之乱,我一直觉得吴王很愚蠢,不就是削藩 吗?难道被削了一点土地就能让他的餐桌少上两个菜,让他住的 宫殿塌两间房?七老八十了还不服老,还闹腾,结果自己脑袋搬家,子 孙被诛尽,何苦呢?看看我,父皇就没给我封地,只是让我带着几个卫兵帮 着皇家保卫边疆--以前是父皇,现在是我侄子,我的地盘实际上只 有一个燕王府,可我过得还不错啊。即使当上皇帝,我也不能一顿多吃 两碗饭--怕撑着,也不会再多套两件衣服在身上--嫌太重。”朱棣说话的语 气显得很放松,燕王妃听着听着也露出了笑容。在官吏和部下面 前朱棣要保持威严和体面,只有在妻子面前他说话的语气才会这样随意 。 “当皇帝最大好处就是不用担心被削藩,不必担心某天皇上突然听信了 小人的谗言认定我要造反,把我的藩王王爵拿走。可是,按说削爵不应该削 到我头上,我手里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削的,我只有一座王府,虽 然我在这座王府里住了很多年,但是如果皇上给我修一座新的,我情愿 把它还回去。再怎么削皇上总得给我一座王府,他总不能看着他的亲叔叔露 宿街头吧?我去一趟京师,见到皇上,一切都水落石出了。”朱棣说。 和燕王妃的意见不同,朱元璋为朱棣挑选的讲经禅师姚广孝坚决反对朱 棣去京师面见皇上,他深信朝中有小人设计离间皇上和朱棣的叔侄之情。姚 广孝本是佛门弟子,诵经拜佛才是他该做的事,但朱棣觉得他 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当初朱元璋为儿子们挑选高僧时,姚广孝就 曾毫不避讳地对朱棣说要送他一顶白帽子。王爷戴上白帽子,世人不用想就 明白其中的含义--当皇上,于是朱棣就把姚广孝留在了身边。最初,姚广孝 也只想当个幕僚,帮朱棣出谋划策如何讨父皇欢心,让燕王有机会当上太子 。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