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168.00
折扣价: 107.60
折扣购买: 冯俐剧作选(上、中、下)
ISBN: 9787521225648
冯俐,1966 年出生。1982 年开始公开发表文学作品。1991 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从事文学、戏剧、影视等写作40余年。发表(包括演出、播出、出版)作品六七百万字。曾获“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广播电视大奖等;现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会长,世界儿童与青少年戏剧协会(ASSITEJ)中国中心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话 剧 人跟人不一样 编剧 冯 俐 首演时间:1996年11月 首演地点:北京首都剧场 演出单位:中国煤矿文工团 导演:娄乃鸣 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易立明 主演:许文广 杜宁林等 获奖:“乌金奖”戏剧一等奖 (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煤矿文联主办) 时 间:1996年秋天里的某一天(演出时间)。 此前,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许多个瞬间。 地 点:剧团租用的小剧场。 矿区各处及八百米井下。 人 物: 苏天林 山东枣庄山家林矿矿工——机电科长。劳模。原籍新加坡。 何 萤 年轻的女导演。 大个儿 扮演苏天林的演员。 玲 子 扮演杨瑞贞的演员。 (杨瑞贞:苏天林之妻,山家林矿幼儿园老师) 朱 南 扮演李大川的演员。 (李大川:山家林矿掘进队队长——副矿长) 金友成 扮演刘伯秀的演员。 (刘伯秀:山家林矿掘进工区区长——矿长) 胡广山 扮演苏天林父亲的演员。兼任舞台监督。 (苏天林的父亲:新加坡老板) 团 长 煤矿文工团领导。 演员丁 年轻女演员。 演 员 十至十五人。 (他们将在不同的时候,充当不同的角色) 陈 卫 舞台美术设计。 美工三人 (在下半场中他们也是群众演员) [一九九六年秋天里的某一天。 [“中国煤矿文工团”租来排演话剧《一个矿工的故事》的小剧场里。 [舞台被布置成了一个有四面观众的小剧场模样,以台口为界,前来看戏的观众自然被当成了“小剧场”中的“第四面”观众。 [舞台的中心演出区就是“小剧场”的中心演出区,呈圆形。圆形演出区之外,是小剧场观众席的座位——带有一定坡度依次摆放的一排排黑色的木块。这“座位”一直上升着延伸到天幕附近。 [有三条放射状的过道从中心演出区通向舞台上的观众席。 [沿着舞台上的观众席的外围,是美工们正在制作的开放性的黑色穹形通道用以模拟井下的巷道。还没有完工。 [中心表演区的地上散放着一些可随意搬动、组合的大小不一的平台。 [观众从进入剧场到走出剧场的这两个多小时中,大幕一直是拉开着的。大家看到的好像是一场可以随便观看的排演。 [观众走进剧场的时候,散坐在台上的演员们正在吃盒饭。他们都穿着剧组统一发的长袖T恤衫,T恤衫的前胸和后背上印有“话剧《一个矿工的故事》”的字样。有的T恤很干净,有的已经穿脏了,有的人挽着袖口,有的人将下摆系在裤子里……一样的衣服,大伙穿得很随意。 [在演出正式开始之前,舞台上亮着工作灯,演员们三三两两地吃着饭,聊着天儿,随意地出入(上下场)。 [开演的铃声响过,观众席上的灯光渐暗。 [台上的演员们听到铃声,纷纷将吃完了的饭盒放在一个塑料桶里,伸着懒腰站起身来。导演何萤夹着剧本,捧着盛满茶水的大“雀巢”杯子匆匆走来。演员们纷纷跟她打招呼。 [何萤坐在右侧幕前的“观众座位”上,先顺手拧亮了权作桌子的平台上的台灯,一边给自己点着一支烟,一边问:“都到齐了吗?” [“到齐了。”演员们零零散散地回答着。 何 萤 那我们开始吧……继续排演刚才没排完的那一场。(问胡广山)景没有问题吧? 胡广山 (正在舞台中央检查搭制好的平台)没有问题。 何 萤 (大声问)各部门的人都到齐了没有? [音响控制台等方向传来回声:“到齐了。” 何 萤 请大家准备好…… [这时,何萤包里的BP机响了起来,何萤一边伸手去摸BP机,一边对演员们说着—— 何 萤 我再重复一遍:排练的时候,请大家一定关闭你们的BP机,否则……(何萤看了一眼BP机,掐灭了手里的烟站起身)对不起,我去回个电话。(见演员们的脸上正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我这可不是私事,团长呼的,有公务。(下) [见导演离开了,演员们像是老师不在的小学生一样活跃起来。 演员甲 (大声唱着)东边我的美人,西边黄河流…… 演员乙 (对甲)求你了,来点新鲜的行不? [演员甲看着演员乙,直眉瞪眼地继续唱着刚才唱的那两句:“东边我的美人,西边黄河流……”演员乙无可奈何。 演员乙 完了,我看你是“做”下病了…… [扮演女主角的玲子心事重重地坐在一旁,扮演男主角的大个儿走过来。 大个儿 想什么呢,玲子? 玲 子 (心情欠佳地)去去去,我烦着呢。 大个儿 (假眉三道地)生活中再有什么不痛快的,也不能把坏情绪带到排练场,上午本来我挺有感觉的,一看您那一脑门子的“官司”,我这点儿“火花儿”也没了…… 玲 子 烦不烦呢你!我演戏的时候,你小子看没看过话剧我都怀疑。居然给我上起课来了! [大个儿想嚷嚷,看了对手的表情,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悻悻地走到一旁大喝了几口水。 [金友成一头大汗地跑进来。 金友成 来晚了,对不起,来晚了…… 演员丙 没事儿,导演还没来呢。 朱 南 怎么啦,玲子? 玲 子 去去去。 朱 南 (想不通地)我招谁惹谁了? 演员戊 没事没事,(把朱南拉到一旁)玲子这两天心情不好…… 朱 南 (嘟哝着)我还心情不好呢!为了这个话剧,我今儿刚推掉了一个二十集电视剧…… 演员甲 真的?男一号还是男二号? 朱 南 那倒不至于。不过也是个特有戏的角色。 演员甲 咳,你这算什么呀,(指金友成)人家金老师刚推了一部三十集的,男主角! 朱 南 (半开玩笑地对金友成)真的? [金友成笑了笑,没说什么。 [这时,导演何萤走了回来,对大伙拍了拍手示意安静。 何 萤 刚才团长说,今天有一位特别的观众要来看我们的排练。知道是谁吗? [大伙看着导演都没有说话。 何 萤 瞧瞧你们,一点好奇心都没有!算了,开始排练。咱们从第一场开始从头理一遍。第一场“游子归来”。场景——苏天林在新加坡的家。正好还用这个景。演员准备,场上人物有苏天林,苏天林的父亲苏老先生,苏天林的哥哥苏天森…… 演员甲 导演…… 何 萤 什么事? 演员甲 “苏天森”今天……恐怕得晚来一会儿。 何 萤 为什么?他跟谁请假了?我怎么不知道? 演员甲 他以为今天没他的戏…… 何 萤 (发火)他以为!他还以为他不是个演员呢!你告诉他,这是最后一次,别以为他在外面弄点三流四流的电视剧、跟着打打杂就能发财…… 演员甲 咳,总得混口饭吃…… 何 萤 混什么饭吃?回头你们全都出去混饭吃了,我看咱们也就真的快没饭吃了! [不少人表现出不太爱听何萤的话的样子。 何 萤 (看看表,对大个儿和胡广山)那就先来那场“父子分别”。灯光准备好了吗?(有人应“OK”。何萤念着剧本中的“舞台提示”——)“苏天林在客厅的窗前看着新加坡的夜景,心潮起伏,这时,父亲悄悄走了进来,他想再做一次努力,说服儿子留在新加坡。”音乐——(有人应“好了”)开始。 [扮演苏天林的大个儿背身站在“客厅”里,“窗”外闪烁不定的霓虹灯,时明时暗地照在没有开灯的“客厅”里。画外音是徐小凤唱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夜色茫茫照九州……”。 何 萤 (大喊)音乐停!(冲音响操控台方向)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读过吗?这里的效果一定要处理成“仿佛远处高楼上传来的渺茫的歌声”一样。这是一种情绪,(说戏)苏天林离别新加坡二十年,二十年中他怀念自己的家,怀念自己的父母兄弟,然而今天他已经身在新加坡了,他的父亲也再三挽留他,但他还是决定要回到大陆,回到煤矿。明天他就要再次离开父亲了,此时,这首歌既像是父亲对他的挽留,又像是远方妻子儿女对他的呼唤…… [音乐又响了起来,音响师问:“这回怎么样,导演?” 何 萤 (认真听了听)好一些。各部门注意,现在正式开始。 [音乐灯光同时重新开始并且延续,直到观众开始进入“客厅”这场戏的情绪里。 [胡广山扮演的父亲上,默默地站在扮演苏天林的大个儿的身后。大个儿做“身后有人状”回过头来。 “苏天林”爸爸,您……还没睡? [“爸爸”摇了摇头,慢慢地坐在了沙发上。“苏天林”走了过来,拧亮台灯。 [大个儿在下面的戏中一直在过火表演。 “爸 爸”东西都收拾好了? “苏天林”都收拾好了。 “爸 爸”天林……你真就不肯留下来吗?(大个儿一脑门官司地点点头)爸爸知道爸爸对不起你……想当年,是爸爸做主把你送回大陆读中学,爸爸想得好好的,等你一毕业就接你回来,谁想到……送走的是个十四岁的孩子,回来的已经是中年人……更没有想到的是你竟然流落到了煤窑…… “苏天林”(纠正)爸爸,是煤矿…… “爸 爸”差不多差不多。(叹息)二十年来,爸爸一直想设法找到你,可又怕反倒给你添了麻烦,就像六六年你妈妈回大陆找你,结果……反而连累你成了小特务…… “苏天林”别说了,爸爸。 “爸 爸”你妈妈去看你的时候,正赶上红卫兵去你舅舅那儿抄家,本来她是想去把你接回来的。可是……那会儿你已经出不来了。(声泪俱下地)你妈她到死都没闭上眼睛呀…… [大个儿做难过状。 “爸 爸”天林,留下来吧,啊?爸爸算不上百万富翁,可这点家产也够你们吃用一辈子了。爸爸知道,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弥补你三十年的生活,你恨我也是应该的…… “苏天林”您别说了,爸爸,我从来没有恨过您。 “爸 爸”那你为什么一定要回去呢?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回去下井,去挖煤,你、你不就是要用你的苦日子来惩罚爸爸吗? “苏天林”(用“唱高调”的表情和声音说)不,爸爸,煤矿虽然比较艰苦,但煤矿并不是您想象的那么可怕的地方,我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我热爱煤矿。我热爱我的工作。如果没有我们煤矿工人,这世界上,就会缺少许多光明和温暖。我决定回去,是因为那里需要我…… [“停!”随着喊声,何萤冲进表演区。 何 萤 (冲着大个儿嚷着)拙劣的表演!拙劣的表演!你能不能用点正常人说话的表情和声音来演这一场戏? 大个儿 (不服气地嘀咕着)怎么不正常了…… 何 萤 你以为有激情就要大喊大叫?激情应该是在你心里的…… 大个儿 没有!实话说,我心里什么都没有。 何 萤 那你根本就不配做一名演员! 大个儿 (翻脸)挤兑人是不是?我还跟您说,就您写的这本子,甭说我演不好,您就是把那些个已经作了古的表演大师们叫醒,他们也演不好这戏。 何 萤 (反而冷静下来)哦,为什么? 大个儿 我根本就理解不了我要演的,这个叫苏天林的人!(对现场所有人)你们想想啊,我,本来生长在国外,日子过得好好的,结果我那华侨爹一高兴、一爱国,非把我送回青岛老家上学,结果,没过三年,我就成了有家不能回的“黑五类”“小特务”,完了之后,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完了之后,被招到煤矿上当矿工,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完了之后,我亲爹从新加坡找着我,让我去继承家产、去国外定居,我竟然坚决不去!我就不明白“我这个人”究竟是有病还是脑袋瓜子里进水了! 金友成 (劝解)话也不能这么说…… 大个儿 (抢白)您明白?那您跟我们讲讲,我演的这个苏天林他是怎么回事? 金友成 我总觉得呀,这人跟人,还是不太一样……" " 这是一套热热闹闹的书,其中包含大大小小67个剧本,题材、体裁、风格各式各样。其中,大多上演过或播出过、有“声”有“色”过。 全书剧本部分约70万字,是我近40年完成作品的约六分之一(还有三四百万字的电视剧剧本,几十万字的散文、杂文、评论,几十万字的小说等)。 上卷收入话剧、音乐剧、歌舞剧、清唱剧、舞剧10部舞台剧和1部最新的广播剧。 中卷收入各种短剧(广播短剧、音乐短剧、综艺短剧、电视短剧)43部和2部电影剧本。 下卷收入11部儿童剧,也是各式各样的。 2015年以后创作的作品,同时收入了珍贵的评论。 除了2部电影剧本、2部电视短剧和一大一小两部广播剧,这套“剧作选”中的作品,基本上是“舞台”概念的。即使是电视台播出的作品,也是符合舞台剧要求的。 书中会时时出现长短不一的“今语”,都是在整理旧作的过程中,忍不住想说、脱“口”而出的内容。我写作的领域和风格有点“四面八方”,其间颇多故事。趁机随手记下,权作剧本的注脚,也是时间的注脚。 2020年疫情带来一段相对集中的居家时间,让我有机会整理几十年来的一部分成果。整理过程中的最大欣慰:一是没有虚度时光;二是写作动机和艺术标准,没有违心过、马虎过,虽然能力有限,但都真诚、认真。 我的生命时光,因为醉心写作而单纯,因为醉心写作而丰盈。 感恩谭霈生先生为我题写书名。 作为戏剧美学大师,从八十年代初的《论戏剧性》到近年的《戏剧本体论》,谭先生的理论体系影响到了40多年来的几乎每位中国戏剧家,广泛且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戏剧的发展。 当年,素不相识的谭先生“破格”为我打开了走进戏剧的大门,如今又为我的戏剧作品结集题写书名。感恩先生的提携爱惜!更感恩有先生的著作,终生指引着我在专业道路上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