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基础篇
第一章 推拿治疗学发展简史
推拿,古代称为按摩、按跷,是中国起源很早的一种治病防病的养生术。在还没有中药汤剂给人治病的时候,就已有人用推拿的方法给人治病。推拿发展到今天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通过对推拿发展简史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推拿及推拿治疗学的形成过程,坚定学术思想,增强学术自豪感,为更好地学习这门古老的医疗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 先秦、秦汉时期
推拿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疗手段,作为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源远流长。推拿手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之初。远古时代,原始人在生存活动中,用原始工具进行生产劳动,与自然界抗争,与野兽搏斗,或进行人类间的相互争斗,都不可避免地导致损伤病痛的发生。一旦损伤病痛出现,原始人则只能在本能的支配下用手去按压抚摸。经过漫长的岁月,一些偶然能使伤痛缓解的本能动作,便成为人类的一种体验而随历史沉淀下来。经过漫长的积累总结,一些具有良好治疗作用的特殊动作(如抚摸、按压等)为人们认知和使用,此可视为推拿治疗的起源。因此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推拿手法的运用。于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无数次提高,这些经验动作便逐渐成为一种与疾病抗争的手段,并为人类早期医学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素问 异法方宜论》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者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吕氏春秋 仲夏纪》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 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秦汉及秦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中医理论逐步完善。伴随着中医理论与实践的逐步丰富和发展,推拿理论萌芽也已初步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与《黄帝内经》同时问世,标志着推拿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黄帝内经》中最早出现了“按摩”一词,由此“按摩”成为手法医学的正式学科名。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最早提出了“膏摩”的方法,这是对中医推拿手法的一次创新,并将其与针灸、导引等法并列,且明确记载了用手法抢救自缢死的方法。春秋战国及以前推拿就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抢救虢太子“尸厥”暴疾时,曾成功地运用了推拿等治疗方法(《周礼注疏》),这是有关本疗法医治实例的最早文献记载。《韩非子》中记载用“弹法”治疗皮肤痤疮。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两晋南北朝时期,自我保健按摩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膏摩方,推拿还被用于卒心痛、卒腹痛等急症的治疗。晋代葛洪的著作《肘后救卒方》(又名《肘后备急方》)中捏脊法和腹部抄举法等已经出现。《肘后备急方》云:“闭气忍之数十度,并以手大指按心下宛宛中取愈。”《肘后备急方》为指针、捏脊之始。葛洪还非常重视膏摩的应用,《肘后救卒方》首次对我国汉代以前已经出现的膏摩法做了系统总结。历代广为流传的“苍梧道士陈元膏”即出于此。陶弘景总结编撰的《养性延命录》《真诰》中有许多自我按摩保健与治疗的内容。《养性延命录》曰:“《导引经》云:清旦未起,啄齿二七 。便起,狼踞鸱顾,左右自摇曳,不息,自极复三,便起下床,握固不息,顿踵三还,上一手,下一手,亦不息,自极三。又叉手项上,左右自了戾,不息,复三。又伸两足及叉手前却,自极复三 平旦以两掌相摩令热,熨眼三过;次又以指按目四(眦),令人目明。”《真诰》则记载了以“北帝曲折法”治疗“风痹不授”(中风肢体瘫痪)。
魏晋隋唐时期,设有按摩科,又相应建立了按摩医政。《隋书.五官志》中有按摩博士2人的记载,这说明隋代已设有按摩博士的官职。《旧唐书 职官志》载有按摩博士1人,保健按摩师4人,按摩工16人,按摩生15人。按摩博士在保健按摩师和按摩工的协助下,指导按摩生学习按摩导引之法,开始了在官府重视下有组织地开展按摩教学活动。此时有按摩专著问世,如《按摩导引经十卷》。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每卷之末均有导引按摩之法;《备急千金要方》云“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 ”;唐代王冰认为“按,谓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说明本疗法既有在体表的按摩搓揉手法,又有举足投手的肢体活动。《唐六典》曰:“按摩可除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在这一时期,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系统的按摩疗法。隋唐时期设立了按摩专科,有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等职别,并在太医署展开了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嗣后各朝代均将推拿列为临床专科,促进了推拿疗法的普及和发展。
《理伤续断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是唐代中期蔺道人著《理伤续断秘方》残本,提出了治疗闭合性骨折的四大手法,即“揣摸”“拔伸”“撙捺”“捺正”。这对后世正骨推拿流派的形成和手法治疗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
北宋末年,另一部大型官修方书《圣济总录》对推拿做了理论和应用上的发挥,是对《黄帝内经》推拿理论的一次全面总结整理,对推拿理论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圣济总录》有按摩疗法的专论:“可按可摩,时兼而用,通谓之按摩。按之弗摩,摩之弗按。按止以手,摩或兼以药。曰按曰摩,适所用也”“《通评虚实论》曰: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此按不兼于摩也 此摩不兼于按,必资之药也。世之论按摩,不知析而治之,乃合导引而解之。夫不知析而治之,固已疏矣;又合以导引,益见其不思也。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 惟按之则气足以温之,快然而不痛。前所谓按之痛止、按之无益、按之痛甚、按之快然,有如此者。夫可按不可按若是,则摩之所施,亦可以理推矣。”这是关于推拿按摩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宋以前尤其是对《黄帝内经》中关于按摩的文献进行了总结。作者认为按摩导引不应该混为一谈,同时还将“按”与“摩”进行了区分。“按”作为单纯的手法,而“摩”则可以配合药物进行,有助于药物发挥作用。
《圣济总录》在肯定了推拿的“开达抑遏”作用以外,更结合外用药物,对推拿的补虚作用做了充分肯定。“大补益摩膏”摩腰补肾,则是推拿补虚理论的大胆实践。《圣济总录》用大补益摩膏治疗五劳七伤,腰膝疼痛,头发早白,疝气,耳聋眼暗,痔疮,不孕,产后诸疾和赤白带下。《圣济总录》曰:“治五劳七伤,腰膝疼痛,鬓发早白,面色萎黄,水脏久冷,疝气下坠,耳聋眼暗,痔漏肠风。凡百疾病,悉能疗除。兼治女人子脏久冷,头鬓疏薄,面生,风劳血气,产后诸疾,赤白带下。大补益摩膏方:木香、丁香、零陵香、附子(炮裂)、沉香、吴茱萸、干姜(炮)、舶上硫黄(研)、桂(去粗皮)、白矾(烧灰研),各一两,麝香(研)、腻粉(研),各一分。上一十二味,捣罗八味为末,与四味研者和匀,炼蜜,丸如鸡头实大。每先取生姜自然汁一合,煎沸,投水一盏,药一丸同煎。良久化破,以指研之,就温室中蘸药摩腰上,药尽为度。仍加绵裹肚系之,有顷,腰上如火。久用之,血脉舒畅,容颜悦泽。”该书首次有“生铁熨斗子”作为摩顶工具的记载。
北宋王怀隐编撰的医学巨著《太平圣惠方》,成书于992年。该书收集了大量的膏摩、药摩方,是对宋以前膏摩疗法的总结。摩膏的制备较唐代有了改进,膏摩应用向专病发展,对膏摩的部位也有了新的认识。《太平圣惠方》还首次载有摩腰方,后世摩腰膏、摩腰丹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摩顶膏治疗眼疾的具体膏摩法也首次提及,出现了铁匙等膏摩工具。
第四节明清时期
明代初期,太医院重启唐制,按摩再次成为医学十三科之一,为按摩学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推拿学术的主要特点是推拿与导引相结合,形成了以保健推拿为主的养生学体系。如《活人心法》《遵生八笺》《新刻养生导引法》等著作皆有此特点。而徐春甫的《古今医统》除载有对多种病症的导引按摩疗法外,并与中医宣通壅滞的医理联系起来,从而使推拿应用更加广泛。
明隆庆五年(1571年),按摩科与祝由科同时被取消,官方的医疗机构缩减为11科。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及封建礼教等对推拿的限制,加之推拿本身受历史条件及本身发展水平的制约,手法意外等负面影响,导致明中后期的推拿向小儿推拿、民间养生保健及正骨方向发展。
“按摩”一词在明后期被“推拿”代替,成为专有的学术用语。“推拿”一词最早记录于1574年张四维的《医门秘旨》。
明代后期,小儿推拿逐渐发展并流向于南方。最早的小儿推拿专题文献是庄应祺于1574年补辑的《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第十卷中的“秘传看惊掐筋口授手法论”。首次论述了三关、六腑等小儿推拿特定穴位的定位、操作和主治。书中记载的大手法有“龙入虎口”和“苍龙摆尾”两种,还有手足推拿穴位图谱,手法以推、擦为主而称为掐筋,主要的适应证是小儿惊风。其内容反映了元以前小儿推拿的发展成就。
小儿推拿体系建立的标志是《小儿按摩经》的问世和一批小儿推拿专著的诞生。《小儿按摩经》收录于明代杨继洲1601年刊行的《针灸大成》,作为其独立的第十卷。该书首次对小儿推拿的穴位、手法、治疗等进行了全面阐述。书中载有“手法歌”“阳掌图各穴手法仙诀”“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治小儿诸惊推揉等法”。至明末,小儿推拿理论体系形成。从此涌现出大量的儿科推拿文献,刊印了一批推拿专著。如龚廷贤的《小儿推拿活婴全书》、龚居中的《幼科百效全书》、周于蕃的《小儿推拿仙术秘诀》等。
推拿在清代发展缓慢,推拿手法主要在民间发展,太医署医学分科中,太医院将医学分为九科,无按摩科。推拿手法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两个方面:以《医宗金鉴》“正骨八法”为代表的伤科推拿手法于正骨科中确立地位;小儿推拿由南方向全国发展,治疗病种及手法增加。
清代的太医院教科书《医宗金鉴》对正骨手法做了全面总结。其“正骨之首务”的论述,确立了手法在正骨科中的地位。《医宗金鉴》曰:“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观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况所伤之处,多有关于性命者。如七窍上通脑髓,膈近心君,四末受伤,痛苦入心者。即或其人元气素壮,败血易于流散,可以克期而愈,手法亦不可乱施。若元气素弱,一旦被伤,势已难支,设手法再误,则万难挽回矣。此所以尤当审慎者也。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诚以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己之卷舒,高下疾徐,轻重开合。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也。较之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医宗金鉴》详细论述了“摸、接、端、提、推、拿、按、摩”之正骨八法,这是对正骨手法的首次科学总结。《医宗金鉴》载“摸法: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强、筋柔、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先摸其或为跌仆,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依法治之”“接法:接者,谓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了旧也。凡骨折跌伤错落,或断而两分,或折而陷下,或碎而散乱,或歧而旁突,相其形势,徐徐按之,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端法:端者,两手或一手擒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斜端也”“提法:提者,谓陷下之骨,提出如旧也。其法非一,有用两手提者,有用绳帛系高处提者,有提后用器具辅之不致仍陷者,必量所伤之轻重浅深,然后施治”“按摩法: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此法盖为皮肤筋肉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也”“推拿法:推者,谓以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若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中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或有筋纵而运动不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