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泽--影像中国佛学文化

佛泽--影像中国佛学文化
作者: 张望
出版社: 浙江摄影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佛泽--影像中国佛学文化
ISBN: 9787806866108

作者简介

张望,男,1962年出生于浙江天台。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0年研修摄影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现定居杭州,独立艺术家,国际摄影评委,浙江省高级职称评委。 其摄影艺术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摄影赛事金牌。2005年,荣膺世界艺术类摄影最高级别、最大规模的奥地利国际摄影艺术展专题组冠军;2006年,受邀前往欧洲出任国际摄影评委。国际权威摄影杂志《德国摄影》与《PHOTO》,法国《欧洲时报》、奥地利《皇冠》以及国内的《人民画报》、《人民中国》、《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家》、《新周刊》等39家国内外新闻媒体都曾介绍过他的摄影作品与艺术人生。 张望的佛门摄影作品别具一格,具有迥异于他人的精神境界。日本著名摄影家高桥亚弥子评价其作品曰:“张望先生的作品给人一种空间、距离、对比感,因为他站得很高。”台湾《摄影天地》主编评价曰:“……张望大师他已将禅学造诣融入了摄影技巧之中,举凡主题、美学、光影、人性的表现,已超越出神入化的境界。” 2003年,英国艾克斯特大学硕士、曾为英联邦财政部官员的新加坡人陈永宏先生深受张望佛门摄影与文学作品的感染,立志前往中国削发出家。于2007年在中国天台山剃度,终生为僧。 张望在艺术上有多方面的追求:其书籍设计作品获全国书籍装帧设计展银奖,华东书籍设计展整体设计奖,浙江省宣传画册设计两届最高奖,他蝉联2005、2006、2007年度浙江省书籍装帧设计评比三届一等奖,为浙江省近年来书籍装帧设计领域最高荣誉保持者。其出版的作品获浙江省出版界最高奖——树人奖,其文学作品获全国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至今,张望在国内外共获得文化艺术类重要荣誉奖100余项。 2005年5月,张望被杭州市人民政府以特殊人才方式引进,同年11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职评部门破格评授国家高级职称。2007年9月,张望获中国摄影界最高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

内容简介

十月的一天,佛学院二十八名学僧前往佛教圣地普陀山受 戒。我备齐了摄影器材,决定去跟踪拍摄全过程。然而,谁能 想到这一次竟与学僧们一起接受了生与死的考验! 据说佛门的受戒是僧人一生中最重大的事,带队法师给我 讲解了它的意义:即相当于佛教协会授予一个合格的出家人 以身份证明!一般进入寺庙出家的人须经过若干时间考验,符 合各方面要求后才可去受戒。对于僧人来说,受戒又称求戒, 表示求戒者愿意遵守佛门的戒律,希望僧团对自己进行教规约 束和引导,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出家僧人——比丘。而主持 受戒仪式的佛教部门会对求戒者进行考查和各种训练:先是 资格的审查,再是清苦生活的考验,并辅以夜以继日的、高强 度的体力训练和对佛教理论的考查。全部通过后按沙弥戒、比 丘戒、菩萨戒的顺序分三次进行受戒,其中仅比丘戒一项须持 戒律就多达二百五十条。整个受戒过程将近一个月,有许多意 志薄弱者中途即会被淘汰。通过的将被授予戒牒和证书,并须 终身持守戒律。我问法师二百五十戒究竟是些什么内容,他笑 着说按佛教戒规,未受比丘戒者一律不能告知。 谁知,刚才还一路欢声笑语的我们顷刻面临着生死的考 验——下午一点三十分抵达川山码头后,我们却被告知因台风 影响,当天去往普陀山的渡海轮船全部停航,也无法确定第二 天能否开航!而按受戒要求,若未按规定的日期抵达则意味着 放弃,须待若干年后才能再申请;若强行设法渡海,则意味着 将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在彷徨犹豫和激烈的讨论磋商后,我 们最终选择了后者。在这生死抉择的时刻,我内心升起一种难 以言喻的庄严神圣的激情,使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学僧们一 同接受这非比寻常的考验。经过乘中巴换渡轮再乘中巴的辗转 颠簸后,五时多我们抵达与普陀山隔海相望的朱家尖码头,下 车时,但见狂风暴雨中,浊浪滔天的海面昏暗恐怖,雨伞被呼 啸的台风吹成反鸡冠花状。暴雨中三十一个人爬上一条雇来的 木渔船。大伙紧紧挨挤在狭小的船舱里动弹不得,挤不进的学 僧手攀舱板悬在船帮与船尾间,在黄昏惊涛骇浪和风雨呼啸声 中劈波斩浪强渡普陀山海峡。无数次小船被抛上浪尖又砸向谷 底,险象环生。因挤不进去只能半蹲着,后背露在舱门外被暴 雨狠狠击打的我此刻只有一个念头:要把这一刻真实地记下 来!在手脚几乎无法挪动的困境中,我用尽力气抽出装有 18mm超广角镜头的尼康相机,颤抖着举过头顶按下快门…… 黑漆漆的夜晚,最终我们一个个水淋淋地登上了被称为 “海天佛国”的普陀山,筋疲力尽,莫非这是上天有意的考验? 当晚我与学僧们在受戒道场一起进餐。因已迟到而过了进餐时 间,晚餐的菜肴竟是一碗将冷的豆腐汤!吃完一碗饭后再不见 有人来添饭,我也只得按佛门规矩放下筷子悄悄退出。果然, 一夜饥肠辘辘。我也跟着学僧们上了受戒的第一课。 次日晚上宣布封坛,即至受戒结束为止任何求戒者不得走-- 出寺院门口!第三日上午进行资格审查。此次前来受戒的有国 内几所佛学院学僧和寺庙的僧人约三百人,佛协的资格审查果 然十分严格,头天刚一到达就把所有求戒者的身份证全部收 走,次日发给每人一份表格,要将年龄、出生年月、出家寺庙 等十余项内容默写出来,他们凭此与介绍信的内容进行对照, 以防假冒。再由负责受戒的开堂和陪堂两位法师对每个求戒者 进行逐一审查询问,条件不合者将被退回。 接下来几天是对起居饮食的规范训练。佛门对其教徒的要 求可谓高矣!单是吃饭这一项就有许多规矩,开堂法师示范后 让大家反复训练。先是列队进入斋堂后轻轻坐下,饭碗放中 间,菜碗放左边,筷子放右边,不能放得太挤、太开或放斜。 坐在那里等待,由专门人员过来盛饭添菜,吃饭及喝汤都不能 发出声响。吃完第一碗后若需添饭须将饭碗轻推至桌前,待负 责打饭的行堂师到来时拿筷子在碗里比划一下添饭的高度,严 禁剩饭剩菜,整个就餐过程禁止聊天说话。 P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