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的印记(国网江苏电力扶贫纪实)

责任的印记(国网江苏电力扶贫纪实)
作者: 编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责编:莫冰莹
出版社: 中国电力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9.68
折扣购买: 责任的印记(国网江苏电力扶贫纪实)
ISBN: 978751984996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概述 19世纪末叶,近代工业 在江苏兴起,电力工业亦随 之诞生。但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里,江 苏电力工业发展极为缓慢, 到1949年,全省仅有发电 装机容量9.94万千瓦,输电 线路不到150千米,最高电 压为33千伏,年发电量仅有 2.21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 只有6.2千瓦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加强了对电力工 业的领导,江苏的电力工业 得以有计划的发展。特别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江苏电力工业走上了腾飞之 路。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 下,江苏持续推进电力体制 变革,有力激发了地方、发 电企业和电网企业推动电力 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不仅 破解了长期缺电的困局,为 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 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可靠的电 力保障,而且昂首阔步,迈 入了电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 代。 历史沿革 1958年9月,江苏省人民 委员会办公厅根据中共江苏 省委的决定,成立江苏省电 业局。江苏省电业局作为省 政府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 本省所有国营、公私合营电 力企业的业务工作。 1962年5月,国家水利电 力部收回下放的部属企业, 江苏省电业局更名为江苏省 电业管理局,成为华东电业 管理局领导下的部属企业。 1975年,国家决定水电 分开,次年1月成立江苏省 电力局,直接管理全省部属 、省属电力企事业单位。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 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 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