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51
折扣购买: 历代名人全传(精)/中华国学经典
ISBN: 9787512657137
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姓姬,名旦,周文王 第四子,周武王之弟。因其采邑在周(今陕西宝鸡 东北),公爵,故称为周公。 公元前11世纪,活动于今陕西、甘肃一带以农 业见长的周人兴起,当时正值商王帝辛在位,帝辛 即纣王。纣王荒淫无度,天下与其离心离德,而周 国日益强大,获得了大多诸侯的支持。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率领周国军队连同诸侯军队灭掉了商, 建立了周朝。作为武王的得力助手,弟弟周公在其 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据说周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 之前的誓词就出自周公之手,《尚书》称其为《牧 誓》。 商灭亡之后,武王听从了周公的意见,对殷商 的贵族和人民采取了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政策。 原来商王朝直接统治的地方,即纣王之子武庚的所 封之地,武王把它分成三部分,分别由武王的三个 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掌管,号为“三监”(一说 武王邶封武庚,以墉封管叔,以卫封蔡叔,称为“ 三监”),并分封了灭商有功的人和宗室成员。周 公被封到了鲁(今山东曲阜),但他没有前去就任 ,而是留在朝中辅佐武王。 回到镐京(今西安西南)后,武王身染重病, 尽管周公虔诚地为他祈祷,武王还是病逝了。临终 前,武王要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周公,周公痛哭 流涕,不肯接受。武王死后,太子诵继位,称为成 王。由于成王年幼,对国家初立,内忧外患接踵而 来的复杂形势无法应付,于是周公暂时辅政,替成 王收拾局面,准备等成王成年后再还政于他。 周公为了治理来之不易的周朝天下,可谓殚精 竭虑,尽心尽职。为了表示对人才的重视,他在贤 士前来拜见时,即使在洗浴,也会不等头发擦干便 赶紧接见来人;如果正赶上自己吃饭之时,他会吐 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握 发吐哺”典故的由来。然而,周公的苦心并没有得 到很多人的理解,很多人对他称王的动机表示怀疑 ,首先便是年长于他的管叔。管叔有意争权,于是 散布流言:“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成王)。”然后 ,他联合蔡叔鼓动武庚一起叛周。起来响应的有东 方的徐、奄、淮夷等几十个原来同殷商关系密切的 国家。这对刚刚建立三年多的周朝来说,无疑是个 异常严峻的考验。一时间,周王室处在风雨飘摇之 中。 而在王室内部也有人对周公称王持怀疑态度。 这种内外夹攻的局面,使周公的处境十分困难。他 首先稳定内部,保持团结,说服太公望(姜子牙) 和召公爽(另一个地位很高的辅政大臣),表示自 己绝无私心。统一了内部意见之后,周公举行东征 ,对叛乱者一一讨伐。 一年后,周公顺利地平定了叛乱,杀掉了管叔 和武庚,流放了罪过较轻的蔡叔。随后乘胜向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