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共4册)/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

三国故事(共4册)/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
作者: 林汉达|责编:赵辉
出版社: 国际文化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70.40
折扣购买: 三国故事(共4册)/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
ISBN: 978751250994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 黄巾起义 汉朝帝王的统治,到了东汉后期,实在太不像样了。 朝廷大权经常落在外戚或者宦官手里。他们互相掐着脖 子,抢着抓权。谁把对方摁下去,自己掌了权,就横行不 法地欺压人民,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在这些方面,外戚 也好,宦官也好,几乎没有多大的区别。东汉末期的几个 皇帝都是“宝贝”,好像成心要比一比谁最没出息似的, 一个比一个昏庸。那些掌权的外戚或者宦官想怎么着就怎 么着,皇帝自己没有骨头,能够活着就行了。有些士人比 较敢说公道话,敢谈论国家大事的,就被指为“党人”, 严重的,丢了脑袋,轻一点的,下了监狱,或者一辈子不 准出头露面。豪强、世族、地主、富商不断地兼并土地, 放高利贷,层层剥削农民,逼得他们不是下降为农奴,就 是做了流民。再加上连年的灾荒和疫病,更叫老百姓没法 活下去。 在汉朝日渐衰败的情况下,巨鹿郡(在河北省巨鹿 县)出了三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是弟兄三个:大哥叫张 角,二哥叫张宝,三弟叫张梁。他们给人治病,用“太平 道”的宗教形式,联络群众。大约十年光景,太平道传遍 了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荆州、扬州、兖(yan) 州、豫州等八个州,教徒多达几十万。张角、张宝、张梁 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 千人,各立首领。他们还传着四句话,作为内部的暗号, 别人听了可不懂得是什么意思。那四句话是:“苍天已 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苍天”是指汉 朝,“黄天”是指太平道。张角他们已经很秘密地约定天 下三十六方在甲子年(公元184年,就是东汉的皇帝汉灵 帝第十七年,中平元年)一同起义,那就是“天下大吉” 了。 张角要他的弟子秘密地用白土在各地写上“甲子”两 个字。字有大有小。大街小巷,店铺住家的门口有“甲 子”两个字,不必说了,就连州郡官府的大门,甚至京师 各城门都写着这两个字。大方的首领马元义首先召集了荆 州和扬州的教徒几万人,准备跟张角商议决定哪一天起 义。他亲自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到了京师,把礼物送给中 常侍(中常侍,汉官名,一般由宦官充任,相当于后世的 大太监)封谓和徐奉,约他们作为内应。那时候,汉灵帝 最宠用的中常侍是张让和赵忠,他最怕的也是这两个人。 自己的命捏在他们手里,偏偏又怕死,不听他们的话怎么 行哪?他曾经向这两个宦官表示过态度,他说:“张常侍 是我爸爸,赵常侍是我妈。”这两句话倒是实话,说得很 透彻。张让、赵忠的权力,那就不用提了。封谓和徐奉也 还得宠,可是跟张让、赵忠一比,就算不上什么了。因 此,他们愿意接受马元义给他们的礼物,跟他们联合,作 为内应。他们约定甲子年三月初五日全国同时起义,内外 夹攻,来推翻东汉腐朽的皇朝。马元义联络了封谓和徐 奉,立刻把日期通知张角,自己留在洛阳,暗地里加紧布 置。 万万没想到,在这个紧要关头,张角的弟子、马元义 的助手唐周,现了原形,他原来是只两条腿的狗,他出卖 了自己的老师和全国几十万农民,上书告密!马元义没提 防自己的助手会叛变,当时就被逮住了。经过几次廷尉的 审问和汉灵帝的“爹娘”的“良言相劝”,马元义坚决拒 绝了拜官封侯的“赏赐”,咬着牙忍受了各种惨无人道的 刑罚,终于慷慨就义了。廷尉得不到马元义的任何口供, 可是从唐周的嘴里问出了一些线索,马上以迅雷之势逮捕 了与张角有来往的人,仅仅京师一个地方被屠杀的就有一 千多人。 汉灵帝下了诏书,吩咐冀州刺史(州有刺史,地位比 郡守高,相当于后世的总督或巡按御史)捉拿张角弟兄。 张角只好临时改变计划,火速派人分头通知三十六方提前 半个月,于二月某日全国同时起义。他自称为天公将军, 立二弟张宝为地公将军,三弟张梁为人公将军。所有起义 的农民头上都裹着黄巾,当作标记。起义军就称为“黄巾 军”。没有几天工夫,天下三十六方黄巾军一齐攻打郡 县,火烧官府,打开监狱,释放囚犯,没收官家的财物, 开放粮仓,惩办赃官、土豪。不到十天工夫,天下响应。 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个州的郡守、刺史纷 纷向京师告急,急得汉灵帝都欲哭无泪了。(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