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作者简介
陈筱卿(1939-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翻译法国名家名著约1000万字,主要译有《忏悔录》《名人传》《地心游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等,并与李玉民合译了《基督山伯爵》。
内容简介
我舅舅贝尔纳当了我的监护人,他当时在日内瓦 防御工程工作。他的大女儿死了,但他还有个儿子, 与我同年。我俩一起被送到博赛,在朗贝尔西埃牧师 家寄宿,学习拉丁文,学习人们冠之以教育美名的一 切繁琐杂乱的东西。 在乡村待了两年,我那罗马人的粗暴性格有所收 敛,恢复了童稚。在日内瓦,无人逼迫我,我却喜欢 看书学习。那几乎是我唯一的乐趣。而在博赛,我不 爱做功课,反而喜欢使人得以放松的游戏。乡村对我 来说特别新鲜,我不能不尽情享受,乐此不疲。我对 乡村产生了一种极其强烈的爱,这种爱永远也不能扑 灭。在我此后的岁月中,每当我想起在那儿度过的幸 福时刻时,我便对在乡村的逗留及其乐趣感到留恋, 直到我重又回到那里去为止。朗贝尔西埃先生是一位 极其通情达理的人,他既不忽略对我们的教育,又不 用过多的作业来压我们。尽管我憎恶受人管束,但每 每回想起以往学习的情景时,我从未感到过厌恶,而 且,诚然,我并没从他那儿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我 并没花多大工夫便学会了我所学的东西,而且丝毫没 忘,这足以证明他的善于教学。 这种乡村生活的质朴给了我一个无价之宝,使我 敞开心扉寻求友谊。此前,我只有一些高贵但却是想 象的情感。共同生活在一种平和的氛围中的习惯,使 我与表哥贝尔纳情投意合。不久,我对他便产生了远 胜于对我哥哥的感情,而且从未磨灭。他是一个身材 修长、纤细瘦削的小伙子,性情之温柔一如其身体的 孱弱,而且,并不因为自己是我监护人之子,在家中 受人偏爱,便任性撒娇。我俩的功课、消遣、爱好都 相同;我们都没有朋友;我们年岁相同;双方都需要 有个伴儿;我俩若是分开,可以说都承受不起。尽管 我俩很少有机会表达我们的难舍难分,但我们从未想 到过可能终有一别。我俩都心慈面善,只要别人不强 逼,我们总是乖巧听话的。我俩在一切事情上都意见 一致。如果由于管我们的人的偏爱,他在他们的眼里 高我一筹的话,私下里,我便占一次他的上风,双方 摆平。课上,当他背不上来时,我便给他提词儿;当 我做完作业时,我便帮着他做,而在游戏时,我的兴 趣比他浓,总是我带着他玩。总之,我俩的性格如此 协调一致,维系着我俩的友谊如此真诚,以致在我们 几乎形影不离的五年多中,不管是在博赛还是在日内 瓦,我承认,我们是打过架,但从未要人劝解,我们 每次争吵从未超过一刻钟,双方都从未告过对方的状 。尽管有人会认为这都是小孩子的事,但从中却产生 了一个榜样,这也许是自从有孩子时起便是独一无二 的。 我在博赛的生活方式对我极其合适,如果能待得 更长些,我的性格就彻底形成了。这种生活方式的基 调是温柔、亲切、恬静的情感。我认为世上没有谁生 来就比我的虚荣心要小。我常因为冲动而心高气昂, 但随即便重又萎靡颓丧。我最强烈的愿望是受到接近 我的所有人的喜爱。我很温柔,我表哥也一样,连管 教我们的人也都如此。在整整两年里,我既没看见也 没受到过粗暴的对待。一切都在我心中培育了受之自 然的禀性。看见大家对我和一切事情都很满意,我真 是快活极了。我总也忘不了,在教堂里回答教理问答 时,当我一时语塞,朗贝尔西埃小姐面露焦急不安时 ,我真是无地自容。就此一点已比我当众出丑更使我 难受不已了,但却让我极其感动,因为,尽管我对赞 扬很少动心,但我对羞愧却始终是十分敏感的,而且 ,我可以在此说一句,我并不怕受到朗贝尔西埃小姐 的呵斥,反倒是担心让她痛苦难受。 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