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85
折扣购买: 高效化(公文写作疑难问题解析200问)/公文通新时代公文写作笔杆子系列
ISBN: 9787520711012
中国写作学会公文写作专业委员会是经国家 批准成立、国家民政部登记备案的专门从事公文学术研究的全国性正规学术团体,隶属中国写作学会。多年来曾组织全国专家、学者等就公共写作、研究和教学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专题学术交流和研讨,为推动我国公文写作研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岳海翔,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从事公文写作研究近30年,具有丰富的公文写作实践经验,先后在国内秘书类和写作期刊上发表论文5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和辞书120余部,深受读者欢迎。主要作品有:《中国党政公文解疑指南》《公务文书写作技法》《公文写作格式与技巧》《公文写作技法与赏析》等。
1 怎样认识公文的产生、发展沿革史? 【解答】 公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比较高级阶段时的文化产物,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还将以不同的形式,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持续下去。 人类社会某一族群发展到统一文字的阶段,必然首先产生公文这一管理及传播工具。作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现象之一,我国公文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说,5000 年前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就已经创造性地改革统一了文字,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本经训》中有“仓颉造字,天雨粟,神鬼泣”的记载。 夏商周时期,公文基本成形,也有了分类,出现了代表作。目前,世界公认我国最早的古文字是19 世纪末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发现的距今约3600 年的殷墟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被统治者主要用来进行占卜和记事。春秋时期,由孔子编辑的《尚书》,汇编了黄帝之后尧舜禹到夏商周的高级行政公文。百家时期的一些文章,亦属于公文。 在封建社会2000 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公文在形式上不断发展变化。秦汉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专制社会,古代公文开始走向统一规范。公文代表作有李斯的《谏逐客书》、汉高祖的《求贤诏》和诸葛亮的《出师表》等。公文最初被称为“书契”“简牍”“文书”或“文案”等。“公文”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后汉书·卷五十七·刘陶传》记载,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 年),侍御史刘陶上表朝廷,提议招安张角,以防黄巾起义:“但更相告语,莫肯公文。”意为各州官员为保官职,只是互相转告,不肯写公文报告张角势力的日益强大。三国时期公文已成通称。 魏晋时期,公文写作理论有了突破。刘勰在其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中论述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公文。 唐宋时期,推崇文治,公文种类有了进一步发展,涌现了许多公文名作。在“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中,有不少名作是公文。 1.涵盖内容更新、编写形式创新。 2.疑点全解析、细节全提示。 3.为公文写作人员快速写好公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