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补心理学的第一本书(第2版)

恶补心理学的第一本书(第2版)
作者: 吴梦诗|责编:郭会娟//刘悦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42.8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恶补心理学的第一本书(第2版)
ISBN: 978752161494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课 用心理学去认识 世界 知觉为你打开认识世界 的窗口 有一位印度国王饲养了 许多只大象。有一天,他闲 来无聊,骑着大象在马路上 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看 见有一群瞎子坐在大树下乘 凉,国王下令让他们走过来 ,瞎子们走到国王面前,国 王问他们:“你们之前见过 大象长什么样子吗?”瞎子 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见过。 国王笑了笑,对他们说道: “那今天你们就用手亲自摸 一摸我的大象,然后告诉我 ,大象长得什么样子。”于 是,这群瞎子就围着大象摸 了起来。摸完之后,他们就 向国王汇报。刚才摸到大象 耳朵的瞎子说:“大象就像 我曾经用的簸箕。”摸到大 象腿的瞎子说:“大象长得 应该和柱子一样。”摸到大 象背的瞎子说:“大象应该 长得和一张床一样。”摸到 大象尾巴的瞎子说:“大象 就像一条绳子。”听到瞎子 们这样描述自己感觉到的大 象,国王大笑,因为他们都 把自己摸到的某一部分误认 为是大象的整体。 上面这个故事就是经典 的《盲人摸象》,从这个故 事中,我们不光可以悟出很 多道理来,还可以对“知觉” 一词略知一二。因为盲人以 前从未看见过大象,所以他 们摸到大象的一个部位之后 ,便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描述 大象是什么模样。毫无疑问 ,他们描述的都是错误的, 继而我们可以说,他们都产 生了错误的知觉。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一 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 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 过程。说到知觉我们不得不 说到“感觉”,对客观事物的 个别属性的认识就是感觉, 就像盲人摸象中,盲人触摸 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时就是“ 感觉”,感觉后根据自己的 经历、见解去解释大象模样 的过程就是知觉。知觉就是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一位妈妈同孩子玩耍。 妈妈在地上放了一些水果, 孩子坐在妈妈对面,妈妈拿 着其中一个水果对孩子说: “宝贝,这是苹果,你看它 圆圆的,有红颜色的皮,你 闻一下,”妈妈把苹果凑近 孩子的鼻子,“是不是可以 闻到香香的味道?”接着, 妈妈在苹果上咬了一口。也 让孩子咬了一口,对孩子说 :“苹果真好吃,酸酸甜甜 的!”妈妈又拿了一个柠檬 对孩子说道:“这是柠檬, 它有黄颜色的外皮,摸上去 不算光滑。”妈妈把柠檬切 开一小片,让孩子闻了一下 ,也让孩子轻轻舔了一下, 结果孩子撇了一下嘴,随之 哭了起来,妈妈赶紧安抚道 :“宝贝,它也是一种可以 吃的水果,只是比较酸罢了 ,你是不是也觉得它很酸? ”过了一些日子,这位母亲 又从外面买了一些苹果和柠 檬回来,它们被放在透明的 手提袋里,孩子透过手提袋 看到其中有圆圆的形状、红 红的颜色,还可以闻到里面 有芳香的气味,于是问妈妈 :“你是不是买了苹果?”妈 妈点头说:“是的,还买了 一些柠檬。”听到柠檬孩子 明显撇了撇嘴,说了句:“ 太酸了,不好吃。” 故事中,孩子看到手提 袋中的东西有圆圆的形状、 红红的颜色,闻到里面有芳 香的气味,从而判断里面有 苹果。然后,他听到柠檬就 撇了撇嘴,虽然没有真的吃 柠檬,却似乎感觉到口腔里 已经有酸酸的味道,这就是 知觉。 肯基从小生活在非洲的 村落里,那里是一片热带雨 林。有一天,人类科学家科 林·托恩布尔和他一起乘车 来到一个开阔的平原上。 在车里,肯基远远就看 到有一群东西在动,于是他 好奇地问科林·托恩布尔:“ 远处那是什么昆虫啊?”科 林·托恩布尔回答他说:“那 是牛。”肯基表示不信,觉 得科林·托恩布尔在开玩笑 逗他,它们看上去那么小, 怎么可能是牛呢?于是他一 直追问科林·托恩布尔那到 底是一种什么昆虫。 当他们开车离这些野牛 越来越近时,肯基发现这些 他认为是“昆虫”的东西在逐 渐地变大,内心一阵发毛。 终于,他们把车开到距离野 牛几米处,肯基才知道那些 真的是牛,但是心里却一直 疑惑着:“为什么原来它们 那么小,而现在变得那么大 ,是魔术吗?” 故事中,人类学家远远 地就知道那些看起来“小小” 的东西是野牛而不是昆虫, 这也是知觉,因为生活的经 验告诉了他。而肯基缺乏这 样的经验,从而以为那是昆 虫。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