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7.70
折扣购买: 周易(名家注评本)(精)/国学经典丛书
ISBN: 9787535480361
乾星(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④。 初九:潜龙,勿用②。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③。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④。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⑥。 上九:亢龙,有悔⑦。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注释】 ①乾:卦名,意谓健。卦象乾下乾上 ,由六阳爻组成。元、亨、利、贞:卦辞,总论乾( 天)的德性。《周易程氏传》:“元亨利贞,谓之四 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 贞者万物之成。”开始、发展、成熟、收藏,反映了 事物发展的节律。贞下起元,循环不已,体现天行健 的全意。 ②初九:爻题。谓阳爻(九)居初位。易卦 六爻,次序由下而上。第一爻为初,第六爻为上。阳 爻读九,阴爻读六。初、上二爻,先读爻位,后读爻 象,如初九、上九;二、三、四、五各爻,先读爻象 ,后读爻位,如九二、九三、九四、九五。 潜龙勿 用:爻辞。潜:隐藏。龙:传说中的动物,其特性变 化莫测,隐现无常,代表阳爻的德性。潜龙:喻事物 发展尚处在潜伏阶段,积聚力量,待时而兴。勿用: 断占之词,谓不宜有所作为。(参见:同现,显现。 田:田野,地上。见龙在田:谓龙不再潜藏深渊,而 显现于地上。喻事物已有所发展。利见大入:断占之 词,谓筮遇此爻,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世。 ④乾乾 :不倦怠。惕:警惧。 若:语词。惕若:谨慎小心 的态度。厉:危险。无咎:断占之词,没有过失。白 天勤奋努力,夜里忧惧警惕,虽陷危险境地,亦可免 于咎过。⑤或跃:似跃而未跃。或跃在渊:谓龙不安 于潜藏,欲有跃动,仍待时机来临,不莽撞行事,故 无咎。⑥飞龙在天:喻事物顺利发展,趋于极盛,若 游龙飞天,得意自在。⑦亢:极高。亢龙有悔:喻龙 飞过高,超过极限,向反面转化,故有悔。⑧用九: 乾卦特有的爻题。古代筮法,本卦为乾,变卦亦为乾 ,无爻变,六爻皆九,则以“用九”爻辞断占。无首 :首尾相衔,无有开端。或谓群龙并出,无为首者, 不居首位,则无过亢之灾,故吉。 【评析】 一、乾卦六爻爻辞从总体上看,龙由 潜而见,由或跃而飞天,喻事物发展有其由酝酿到发 展、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蕴涵着可贵的发展、 变化观点。 二、九三爻辞,谓朝乾夕惕,虽厉无咎,暗示经 过主观努力,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三、亢龙有悔,喻“物极必反”、祸福相倚的深 刻哲理。 【彖传】④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②。云行雨施,品 物流形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④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⑤。首出 庶物,万国咸宁⑥。 【注释】 ①彖:断。《彖传》为《十翼》之一 ,分上下篇。上经之《彖传》为《彖上》,下经之《 彖传》为《彖下》。六十四卦之卦辞,又称“彖辞” ,以之断一卦之吉凶;《彖传》即对各卦卦辞意义的 阐发。《彖传》本独立为篇,汉人将其分别列于各卦 卦辞之后,唯乾卦《彖传》列于所有卦辞爻辞之后。 本书依乾卦例,一律列于每卦卦爻辞之后。此节《彖 传》是对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阐发。②乾元:万 物之本原。《周易》提出“乾元”与“坤元”,作为 对立统一的字宙万物的本原。故云“大哉乾元,万物 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乾元为阳,坤元 为阴,阴阳合和,化生万物。阳为主,阴为从,故乾 元“统天”,坤元“顺承天”。云行雨施:乾元的运 动变化,如云行于天,雨施于地,以利万物生长。品 物流形:万物各具形态而不断发展。④大明:指太阳 ,象征乾元。终始:日出日没,终而复始,普照大地 六位:指乾之六爻,各有其位,依时而成。六龙:指 乾卦六爻,象龙之潜、见、惕、跃、飞、亢,升降变 化。御天:驾御天道变化,喻事物生长、发育、成熟 、收藏的变化过程。⑤乾道:乾元。 性命:万物各 具生命与特性。保合:保持乾元坤元的交合。 太和 :乾坤二元、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状态。利贞:顺利 、贞固。二气调和,万物乃“利”,二气保合,万物 乃“贞” ⑥首出庶物:指乾元为万物之始。万国成 宁:指象征乾元的君主,可使万国安宁。 【评析】一、元亨利贞,谓之“四德”,象征事 物发展具有生长、发育、成熟、收藏四个阶段。卦辞 并未阐发其具体含义。《彖传》将此变化过程普遍化 ,使之成为自然、社会、人事变化的普遍进程。 二、《彖传》特别强调乾坤、阴阳二气的统一调 和,是万物生长变化的必要前提。自然与社会只有保 持对立统一的太和状态,才能永恒通利。“保合太和 ”的矛盾调和状态是普遍有利的,是事物发生发展的 根本所在。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