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西苑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积极教育心理学
ISBN: 9787515108629
对家长来说,应该将孩子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去培 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才;还是按照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其发展方向,放任其 自由快乐地成长,是每位家长从孩子出生起就一直在讨 论实践,并不断和其他家长交流探讨的话题。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爱干净还听话,一副乖宝宝的 模样,我家孩子就淘气调皮,说啥都不听?为什么别人 家的孩子就喜欢出去玩,我家孩子却只喜欢待在屋里, 一天到晚找妈妈?为什么隔壁的孩子温柔安静,喜欢看 书,我家孩子就爱生气,脾气古怪,还喜欢看电视?更 令家长们恨不得愁白了头发的是,为什么邻居家的孩子 从小学习就好,平时也没见他怎么上补习班,而我家孩 子就听不懂老师讲什么,学不进去,成绩不好? 每位家长在培养自家孩子的过程中一定都遇到过类 似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年龄不大的孩子 们之间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呢?孩子的性格和行为表现究 竟是先天如此,还是后天养成的呢?心理学关于儿童心 理发展问题的研究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一直以来,心理学家关于儿童性格、行为、习惯养 成的过程以及动力来源等问题,争论不休,早在心理学 还从属于哲学阶段开始,就有"白纸说"和"大理石论"两 种观点。洛克认为,人从出生起就是一张干净无瑕的白 纸,这张纸最后呈现出什么样的内容,完全取决于后来 的引导、教育和经历,每一次经历就好像有人在纸上涂 画,涂抹的黑色越多,个体就表现得越消极阴郁;相反 ,如果个体遇到的经历更多的是积极正面的,白纸就会 呈现出更多的暖色,个体的表现也就更加积极向上。 “白纸说”代表了后天论的观点,以华生为代表的 行为主义学派是后天论的重要代表,他们主张个体的行 为受到环境的影响更大,遗传的作用有限。华生甚至声 称,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能把他们培养成不同的人 才。 而另一个派别更重视遗传的作用。莱布尼茨曾做过 这样一个比喻:所有人来到世间都是一块大理石,我们 穷极一生雕琢自己,只是为了让原本的自己得以展现出 来。换句话说,我们作为自己的雕刻家,在雕刻自己这 块大理石之前,早已在脑海中构建好了我们最后的模样 。遗传更重要的观点被许多优生学和统计学的学者认可 ,并导致了迫害其他种族、灭绝原住民等恶性反人类事 件的发生,因此逐渐被优育学所代替。 孩子的行为举止和表现究竟受遗传影响更多还是后 天教养影响更多,这个问题依旧悬而未决。但对家长来 说,我们只能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和引导。只要教育 引导做好了,就能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此,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未来发展的一些关 键节点,在这些时间点上给予孩子足够的重视和帮助, 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本章将介绍四位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的重要理论, 根据其讨论对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儿童的语言学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