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第4版)
ISBN: 9787229183318
吉沅洪 江苏省苏州人,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硕士,日本名古屋大学发展临床心理学博士,日本临床心理士,日本艺术疗法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 现任立命馆大学研究生院人间科学院临床心理学教授、博导,立命馆大学心理教育咨询中心主任,立命馆大学大学生心理中心主任。 出版有专著《树木—人格投射测试》《图片物语——心理分析的世界》。
第三章 空间与树 第一节画纸的空间区分 首先,请考虑一下有关画纸空间的使用方法。假设有50 个成人,发给他们横竖为一定比例的画纸,他们所描绘的树,每个人所表达的空间是不一样的。有人把树画在纸的上方,有人把树画在纸下方的边缘处。还有的人,画的树大得把纸的空间占得很满,有的人则画非常小的树,占据极少空间。很少有人恰好把树画在纸的正中央,大多数人都把树画在画纸的偏左侧或偏右侧。我们的看法是,把树画在画纸的位置和相对的尺寸,比起更多细小的部分来说,具有其明确的意义。也就是说表现了这个人在年幼时受父母影响的大小,切实感受到自身和环境的关系,另外,位置也表达出了绘画时的感情状态。在这里我们将论述画纸上树木的特殊位置及其具有的意义。首先让我们先从两张图来说明一下画纸的空间分割。 一、领域和区域 画纸从下到上分为三部分,有3 个领域。见图3.1,下方的领域跟本能、无意识的经验有关;中间的领域表示了情绪、感情和感觉;上方的领域是被开发的意识和属于精神生活的所有内容。这个图一目了然,但是必须明确的是画纸的领域同描画的树木部分的关系。树木的3 个部分树根、树干和树冠同画纸的3 个领域所表达的意思大体相同。树根代表本能,树干代表情绪,树冠则代表精神与智能。 畅销十八周年 全新修订版 成功的投射测试一定是有效的治疗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自2007年首版至今,已在国内经过了18年的宣讲、普及、应用,目前拥有了较为广泛的使用基础,在心理咨询、人才测评等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树木—人格测试在国内普及的这近二十年里,国内心理咨询领域发展迅猛,不论是理论理念,还是技术技法都逐渐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也正因如此,拥有专业背景的读者们对测试方法的要求,也逐渐从要测的准,到能多场景应用、能辅助治疗上来。在这个方面,本书作者吉沅洪教授一直坚信:成功的投射测试,一定是有效的治疗,《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第4版)》正是基于这一信念,修订出版。 在这里特别要说明本书附录中的第一篇文章《“大树鸟巢画”绘画亲子关系评估技术》,这是首次收入到《树木—人格投射测验》中的咨询报告,由两位工作在心理咨询一线的咨询师田芷、张帆联合撰写。在这篇文章中,咨询师构建了“大树鸟巢画”应用场景,将树木画测验、叙述疗法、问卷评估技术融合在一起,规避了单一测验的主、被试效应,提升了投射测验的信效度,可以看作是对“树木—人格测试”的突破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