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北少儿
原售价: 17.80
折扣价: 6.30
折扣购买: 三字经(青少彩绘版)/新课标名著小书坊
ISBN: 9787537671590
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他很小的时候就擅长 作画,有人评价说他 的水平跟他师父不相上下。小唐伯虎有些自鸣得意, 就以回家看望母亲为 由要辞别师父。师父看出了他的心思,便说要为他饯 行,让妻子做了一桌 好菜,摆在后花园的小屋里。 唐伯虎随师父进了小屋,他通过后门上的格子看 见后花园里花红柳 绿,景色宜人,就想进后花园逛逛。师父说:“想看 就去吧。” 唐伯虎抬手推门,却怎么也推不动。细细一看, 才知道原来这门是画 的!他顿时羞愧难当,说:“请师父宽恕弟子无知, 今后我一定跟您好好 学画!” 从此,唐伯虎更加勤奋和专心地学习,后来成为 江南“四大才子” 之首。 孟子小的时候,家住在墓地附近,经常看见人们 办葬礼,久而久之学会 了送丧的仪式,就经常跟小伙伴玩送丧游戏。孟母觉 得这里的环境不适合 儿子成长,就把家搬到了镇上。 镇上的买卖很是热闹,小孟子又学着商人讨价还 价。孟母觉得这里也 不适合儿子成长,又把家搬到了学堂旁边。 小孟子在这里接触的多是知书达礼的人,就连玩 的游戏都是模仿待人 接物的礼仪。孟母很高兴,认为在学校旁边安家有利 于孩子的成长,就在 这里定居下来。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重视孩子教育的母亲,孟子 后来才能学有所成, 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思想家、哲学家。 窦燕山是五代时期后晋人,自幼丧父,由母亲抚 养长大。他成家后 三十多岁还没有子女。 但是窦燕山天性乐观,并不为没有孩子迁怒别人 ,而是一心向善,多 做善事。 他家有个仆人偷了他许多钱逃跑了,连亲生的小 女儿也丢下不管了。 窦燕山非但没有亏待小女孩儿,还把她像亲生女儿一 样抚养成人,并给她 找了个如意郎君。 窦燕山的善举受到远近乡邻的赞叹。后来,他陆 续生了五个儿子,在 他的教育下,孩子们个个出人头地,人称“五子登科 ”。他的故事被当时的 人们广为传诵,一直流传至今。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十分疼爱自己的小儿子。一 次,小皇子向朱元璋 告状说自己被老师打了。朱元璋很生气,要治老师的 罪。 深明大义的马皇后得知此事,便劝朱元璋先把事 情搞清楚。果然,一 再追问才知道原来是小皇子没按老师的要求背书,老 师才惩罚了他。 马皇后对朱元璋说:“先生对孩子严格要求,孩 子才会认真读书学知 识,将来才能成大器。这样的老师你不喜欢吗?怎能 治人家的罪?” 朱元璋听了恍然大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非 但没有将老师治罪,反 而更加尊敬老师了。后来,老师告老还乡,朱元璋还 专门赏赐他极品茶叶 “大红袍”,以示感谢。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李白 小的时候很聪明,但 是却很贪玩。先生教他读书,他总是坐不住,父亲为 此伤透了脑筋。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父亲让李白现场作诗, 李白很快就完成了。宾 客们都夸他的诗作得好。一位很有学问的老者对他说 :“你在写诗上很有 天赋,若是再多读些书,以后一定能成大器。” 客人走后,父亲把李白带到书房,指着一屋子书 对他说:“你如果把这 里的书全部读完,诗就会写得更好了。”李白觉得父 亲简直就是给自己出 难题,很不高兴,就偷偷溜出去玩了。 一路闲逛,李白来到一条小河边,看到一位白发 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 棒。李白很好奇,便问:“婆婆,你为什么要磨铁棒 啊?”老婆婆说:“我要 做一根绣花针。”李白惊讶地说:“这么粗的铁棒, 怎么可能磨成细细的绣 花针呢?”老婆婆笑着说:“只要我每天都坚持磨, 就一定能做到的。” 李白听完老婆婆的话,突然领悟到“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这个道 理。只要我下功夫看书,再多的书也能看完。 于是,李白立刻回到家里,一头扎进了书房,从 此再也不贪玩了。没过 几年,整个书房的书都被他读完了。P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