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辉煌与苦难:伊拉克6000年

好望角·辉煌与苦难:伊拉克6000年
作者: [英]约翰·罗伯逊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76.80
折扣购买: 好望角·辉煌与苦难:伊拉克6000年
ISBN: 9787213114021

作者简介

〔英〕约翰·罗伯逊(John Robertson),英国历史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央密歇根大学古代与中东研究教授。 译者简介 刘胜,安徽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访问学者,多次主持英汉翻译项目,参与主编、翻译多部图书。

内容简介

在伊朗和土耳其,人们通常用别的称呼来指称这些台形遗址。最常见的术语分别是“人工土丘”(tepe即人工土丘,如哈夫特土墩,Haft Tepe)和“于育克”(huyuk,土耳其语为土丘)。 它们至今仍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其中一个号称中东地区最著名的方形土墩就位于现今伊拉克北部城市埃尔比勒。人们在这里找到了距今大约8000年人类居住的遗迹。根据一些考古发现,埃尔比勒可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古老,最持久的土墩定居点。然而,多数土墩已是破败不堪。这一切提醒世人,面对环境的变化和历史的变迁,任何方形土墩定居点,无论其规模大小或知名与否,都不可能永远繁荣下去。 根据最近的数据调查统计,伊拉克拥有一万多个方形土墩,绝大多数未经考古挖掘,那些考古学家们最多也只是粗略地调查一番。不幸的是,土墩中的文物大多已经被非法挖掘者洗劫一空,过去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疯狂地破坏这些古文化遗址,尤其是2003年美国及其盟友入侵之后,这些盗取文物的家伙已掠走了伊拉克文化遗产中的许多宝贵文物。幸运的是,在19世纪40年代,军人出身的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亨利·莱亚德(Austen Henry Layard)和他的法国同行保罗·埃米尔·博塔(Paul Emile Botta)开始对伊拉克古代废墟进行考古发掘,并着手尝试复原。这种探险通常都由一定数量的考古学家探险队来完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当中许多人便是自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后由西方国家派遣前往伊拉克进行考古的。这次入侵,直接导致大量的伊拉克古代遗产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生活在各个时代的考古学家们已能证明,伊拉克这个地方曾诞生了这个星球上最富裕、最强大同时也最为复杂的文明。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与发掘,现代的历史学家们已能证实希伯来圣经和古希腊人中关于伊拉克的描绘是所言不虚,其中就证实了所传言的那些令人神往的巨大城市、威力无比的统治者和战无不胜的庞大军队对周边帝国的征服。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考古得知,正如现代的伊拉克领导人在其新宪法中所宣称的那样,古代伊拉克历史上的确曾是“文明的引领者”,他们世代生活的土地的的确确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是数学的故乡、天文学的摇篮,也是人类已知最早的成文法诞生的地方。 所有这一切都始于苏美尔人…… 东方学家塞缪尔·诺亚·克莱默(Samuel Noah Kramer)秉持这样的观点,这位俄罗斯犹太移民后来定居美国,并成为近东文明研究的教授,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时候,他已是国际知名的亚述学术先驱。克莱默通过自己的研究让更多的现代人了解到伊拉克先民的巨大成就,今天的我们将这些早期先民称为苏美尔人。在其著作中,克莱默教授明确地指出,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历史上许多非常重要的第一(他在《历史始于苏美尔》 一书中列出了美索不达米亚的39个“第一”)——而这些“第一”令现代的伊拉克人引以为豪。 可是苏美尔究竟在哪里呢?苏美尔人究竟是谁呢?苏美尔人定居地的古名准确的发音更接近“苏默(Shumer,意即“水门”或“闸门)”,而非现在的形式“苏美尔(Sumer)”,但是早期的欧洲学者却习惯使用后一个术语专名“苏美尔(Sumer)”,于是这个称呼便被普及开来。(其实,“苏美尔,Sumeria”这种叫法是不正确的。)苏美尔人自己很可能只是简单地将他们的土地称之为“国(kalam,意即祖国、故土,类似于kiengi,即“母语之地”)”,并自称为“黑头人”。 古代苏美尔人居住的地方位于现今的伊拉克东南部,包括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的大片冲积平原,从巴士拉(Basrah)一直延伸到西北的纳杰夫。但是苏美尔人究竟源自何处,至今是未解之谜。直到不久前,这个问题还是长期以来“苏美尔问题”的研究焦点——此论题主要致力于研究清楚苏美尔人是谁,源自何处,他们是否伊拉克低地地区的原住民等。 有几位学者包括克莱默在内,认为他们或许是从印度或者东方的其他地区迁移到美索不达米亚的,但是史学界形成的共识普遍倾向于他们的本土起源。这种不确定性与苏美尔语的语言特性有关,其证据便是人们在19世纪晚期的开创性考古中首次发现的——时至今日,苏美尔语还无法找到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已知的语系明确的关联,这就使得苏美尔语很难与已 知的民族语言族群联系起来。而且,现有的证据已经清楚地表明,除苏美尔人以外,还有使用其他语言的族群也很早就生活在这片大地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可以将不同的语言归于不同的民族部群,这种观点并不是信手拈来的简单设想。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苏美尔人曾与其他族群共同生活在伊拉克南部这片区域。 也许早在公元前6000年,伊拉克最南端的沼泽地区就居住着一群与今天的阿拉伯人生活方式相似的部族,他们依沼泽而生,采收沼泽中大片的芦苇丛,并以狩猎和捕鱼为业,为族群提供房屋材料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但是这些先民们定居在这里的确切时间并没有答案。甚至我们还不能肯定,在公元前5000年,有多大面积的区域被波斯湾的海水覆盖着,也不能确定波斯湾水消退后人类进入这个地区的具体时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早期的村庄多建立“龟背”形貌的土墩上,随着南方水位的下降,这些方形土墩开始显露出来。这样,早期的定居点通常就被往来于土墩之间的船只连接起来,从而在土墩之间形成了贸易和交流的纽带。其中一些居住点很有可能成为了后来出现的城市的中心。 与此同时,另一方面的重要进展也发生在底格里斯河上游,即中世纪至今的城市萨马拉地区。几千年后,伊拉克的阿拉伯征服者将在此建立起一座伟大的都城。这一地区正处在两河下游冲积平原的最北端。而且,这里的降雨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足以支撑发展农业。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早期的村民想出一个出色的解决方案,直到现代,伊拉克人民还享受着这个方案所带来的红利。那便是:开挖河渠,将底格里斯河的水引到他们的田间地头。正是因为这些古代村民们(考古学家称之为“萨马拉人,Samarrans”)的贡献,(目前我们也无法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称呼自己)美索不达米亚(伊拉克)的人民才拥有了繁荣昌盛的基石,这种贡献在伊拉克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有目共睹。如果没有萨马拉人发明的灌溉技术,美索不达米亚肥沃的冲积平原上就不可能很快地出现那些伟大的文明。 到了公元前5000年前后,先民们在南部冲积平原的沼泽地区建起一个又一个的小村落。其中一个村庄,埃利都逐渐地发展成为城市。后来的苏美尔人将其尊为其境内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他们的第一王城。苏美尔神话中的众神曾将对文明发展至关重要的制度赋予了这座城市:王权之城。 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埃利都还只不过是个小村落,那里的人们会制作一种独特的彩陶,早在现代考古学家们还没有对埃利都的方形土墩发掘之前,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在其附近的地方即乌拜德土墩(Tell al-Ubaid)首次出土了这样的陶器。这种乌拜德风格的陶器显然就源自伊拉克南部地区。起初,考古学家们认为这种陶器多多少少只是一种局部现象,并不能说明什么。然而,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古代先民们就会制作和使用乌拜德陶器,范围涉及周边数千平方千米的区域,从伊拉克南部和西北部一直到地中海地区,甚至延及波斯湾西海岸。这可能意味着早期伊拉克南部的族群曾对中东地区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其影响之本质与程度也一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论题。 1.本书是国内当前全面讲述伊拉克历史的唯一版本,完整地记录了伊拉克境内各民族起源,发展,鼎盛,衰落的历史,将一个从公元前4000年就屹立在东方的神秘古国的面纱揭开,各种传说、各段历史讲得精彩、透彻,对于世界史、人类、文明史的读者来说,是一部必读的佳作。 2.本书作者约翰·罗伯逊是英国知名历史学家,研究伊拉克历史和当代问题多年,是这个领域的权威,本书中很多史料都来自内部一手资料,系首次披露,非常具有震撼性和研究价值。国内研究中东和伊拉克历史的读者群日益庞大,具备畅销的潜力。 本书原版上市后被海外多家媒体关注,被英国权威历史刊物《今日历史》评为十大好书之一,同时获得多位学者和权威机构好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