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3.70
折扣购买: 叶芝:真人与假面
ISBN: 9787532786039
\\\\\\\"【作者简介】: 理查德?艾尔曼(Richard Ellmann,1918—1987)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权威,尤其在爱尔兰文学研究方面堪称一代学术巨匠。他曾就学于耶鲁大学和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后在哈佛、耶鲁、牛津等名校任教与讲学。从1970年起,担任牛津大学哥德史密斯英语文学教授,直至1984年荣休。艾尔曼一生治学严谨,著述精益求精,代表作有传记《叶芝:真人与假面》《乔伊斯传》和《王尔德传》,其中《乔伊斯传》获得195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王尔德传》获得1989年普利策传记奖,在西方学界备受推崇。他的其他作品还有文学评论集《川流复始》《都柏林文学四杰》等,并编有《乔伊斯书信集》《诺顿现代诗选》等。 \\\\\\\"
\\\\\\\"【精彩书摘】: ● 叶芝似乎觉得自己负有向茉德?冈求婚的道义责任——尽管他很清楚接下来要面对的困难。正如艾索尔特?(冈?)斯图尔特向我讲述的那样,“我母亲说不上有多少判断力,但她至少知道自己不该嫁给叶芝这个不适合她的人。”于是,叶芝有一段时间开始考虑与艾索尔特结婚的可能性。他在艾索尔特小时候就认识她,也十分倾慕她的惊人美貌。(在《灵视》的性格图谱中,艾索尔特处于第十六相——正是美貌女子聚集之处。)艾索尔特与她母亲差异很大。在生命中的这一阶段,她虽然接受了茉德?冈的政治观点,却已开始感到厌倦。多年之后,她将在格伦达洛(Glendaloug)的家中收留一名纳粹间谍。身为年轻女性,她的兴趣在于文学和艺术。她与叶芝一起阅读诸如佩吉(Charles Pierre Péguy)这样的法国作家,并对叶芝正在创作的东西深感兴趣。根据她向我讲述的回忆,1916年,叶芝曾对她说自己重读了济慈和雪莱,正为自己从前认为他们有值得欣赏之处而感到奇怪。他写给她的那首诗题为《致一位年轻的美人》(To a Young Beauty)。在诗中他告诉她不要去追逐这些诗人,而是应该阅读兰德(Walter Landor)和多恩(John Donne)。15岁时,她在日记中承认自己爱上了叶芝(她亲口向我说起此事),并向他求婚,但是遭到拒绝。现在他却想起她来,并说自己可以带她逃离她母亲周围的激进政治氛围,而且尽管他已经年老,却仍会让她在容易相处的人群中生活。“你不会说你爱我,对吗?”她问道。叶芝自己并不确定,因此不会宣之于口。艾索尔特?斯图尔特告诉我:她曾想过像母亲一样把叶芝留在身边,但叶芝却变得非常坚决。他们按照约定,在伦敦的莱昂斯角楼(Lyons Corner House)见面讨论此事。她试图支吾过去,但叶芝只问“行还是不行?”面对这样的选择,她只能说不。多年之后,叶芝曾不无怀念地对她说:“要是我和你结了婚该多好。”她的回应则是:“好在哪?我们用不了一年就会分开。” ●除了茉德?冈之外,她有时也会对我提到叶芝带入他们婚姻的另一桩负担,也就是他与他父亲之间一生的紧张关系。在叶芝看来,他父亲对他的影响大得难以估量。这种影响从他小时候就开始了。当时老叶芝突然注意到威廉不会阅读,便亲自教导他,并且经常使用体罚。其他几个孩子——莉莉(Lily)、洛莉(Lollie)和杰克(Jack)——则可以自由发展(尽管老叶芝总是会自己接管那些上门拜访的年轻人,让女儿们得不到结婚的机会)。威利才是他特别关注的对象。他对这个儿子从里到外了解得清清楚楚,只需要用一句话就能戳破他自我保护的盔甲。这种压力包括大量身体上的惩罚,至少在叶芝进入少年时代前如此。杰克?叶芝曾在他和哥哥的共同房间里见证父亲的野蛮。当时他哭着对威廉喊道:“记住了,在他道歉之前,不要和他说一句话。”老叶芝经常斥骂儿子直至深夜,原因可以是他的中学成绩,可以是他不愿去圣三一学院,可以是他在神秘主义活动上挥霍自己的天分,甚至包括1903年他将自己的出版商换成菲舍尔?昂温(Fisher Unwin)的决定。直到老叶芝在1908年前往美国并留在那里,直到于1922年去世,父子之间的争吵才得以结束。老叶芝与乔治?叶芝曾于1920年在纽约相见,并相处愉快。他也非常欣赏儿子受这桩婚姻启发而写出的诗——它们符合他关于艺术必须植根于经验的理论。 \\\\\\\" \\\\\\\"【编辑推荐】: 艾尔曼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权威,尤其在爱尔兰文学研究方面堪称一代学术巨匠 初版于1948年的《叶芝:真人与假面》是理查德·艾尔曼的成名作 材料丰富,功力十足,以挥洒的文笔、广博的眼界和深厚的学养探索了大诗人叶芝的精神世界与艺术世界 艾尔曼的《乔伊斯传》获得195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王尔德传》获得1989年普利策传记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