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2.60
折扣购买: 李翱/大家精要
ISBN: 9787561388822
谭绍江,土家族,1981年生于湖北恩施。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主要从事古代儒家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在《湖北社会科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混乱的政局 藩镇割据是李翱生活时代**政治*大的混乱之 源。“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由此引发的地方节度 使不断扩大实力与野心的趋势却就此一发不可收拾, 藩镇割据的形势由此形成。 唐肃宗、代宗时期,唐王朝对外面临着外族吐蕃 势力不断增强的*击压力,国防吃紧,为了增强国防 ,唐朝中央政权不得不依赖于地方节度使的实力。因 此在此时期,朝廷基本上对节度使的割据采取姑息政 策,助长了地方藩镇的嚣张气焰,叛乱不断发生。唐 代宗大历十年(775),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作乱,*士 疯狂掠夺数*;同年三月,陕州*乱,逐观察使李国 清,纵兵大掠。此时,李翱四岁。到了唐德宗时期, 朝廷力图平藩,否决了成德节度使李宝成之子李惟岳 继袭节度使职位的要求,李惟岳遂与田承嗣之子田悦 ,卢龙节度使朱滔、王武俊联合叛唐。建中三年 (782)十一月,朱滔、田悦、王武俊及李正己之子李 纳皆自称王。后朱泚、**烈皆自称帝,史称“二帝 四王之乱”。面对叛*汹汹*势,德宗如其先辈玄宗 一样,被迫出逃长安。“二帝四王之乱”持续五年之 久,至贞元二年(786)以德宗与藩镇妥协而告终。此 乱在李翱十岁至十五岁时发生。李翱家乡汴州也是节 度使变乱的重地,德宗贞元十年、十五年连续多次发 生兵变,使李翱的生活也*到影响。从总体上看,可 能中唐时期朝廷在对待藩镇割据时表现*佳的也就是 唐宪宗了。他在元和年间主持了平定魏博、成德、淄 青、淮西四大节度使叛乱的战争,被称为“元和中兴 ”,尤其是由宰相裴度指挥的“平淮西”战争影响甚 大,李翱的老师韩愈也曾亲自参战。不过,这种安定 的局面持续时间并不长,唐宪宗死后不久,很快各地 又重现割据叛乱局面。 宦官专权是中唐时期**政治黑暗混乱的又一根 源。中国古代社会自秦朝以后基本上实施的是皇权专 制制度,皇帝为加强自己的权力,往往采取信任身边 宦官来压制朝臣的办法。这使得宦官专权在整个秦以 后的中国古代历史中成为一个难以**的痼疾,尤其 以东汉、唐朝以及明朝为甚。唐朝的宦官专权始于唐 肃宗时期。他任用宦官李辅国为亲信,将朝政弄得一 团混乱,使**由盛转衰。到了唐德宗时期,这种情 况愈加严重。唐德宗为了制衡地方节度使,任命宦官 为监*,到各地监视地方大员。到了贞元十二年 (796),唐德宗*是任命宦官窦文场、霍仙鸣为左、 右神策*中尉,掌管了宫廷的禁卫部队。宦官权力* 益坐大,掌握整个朝政大局,横征暴敛,无恶不作, 甚至连皇帝的废立也由他们*纵。其中,唐代宗、唐 穆宗由宦官拥立,唐顺宗、唐敬宗都死于宦官之手, 唐宪宗既由宦官拥立,又死于宦官之手。宦官专权引 起了一部分有正义感的朝臣和知识分子的不满,他们 以自己的力量与黑暗的政治进行对抗。 永贞年间(805),王伾、王叔文、韦执谊、柳宗 元、刘禹锡、韩泰、韩晔、陈谏、凌准和程异等大臣 辅助唐顺宗实行改革,打击*败势力,削夺宦官权力 ,史称“永贞革新”。*终,宦官俱文珍勾结荆南节 度使韦皋、裴均和河东节度使严缓,里应外合,逼迫 顺宗退位,拥立太子李纯。随后,改革派遭*打击, 王伾、王叔文遂被贬,王伾病逝,王叔文被贬后又赐 死。其余八人被贬为偏远州郡的司马,史称“二王八 司马”事件。835年,唐文宗太和九年,唐文宗和大 臣李训、郑注策划剿灭宦官,以请当权宦官仇士良入 宫看“甘露”为名,埋伏刀斧手进行刺杀。不过*后 计划泄露,遭到宦官集团的疯狂报复。他们软禁唐文 宗,杀害李训、郑注等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事变” 。李翱的师弟皇甫浞即死于此次事变。(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