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19.70
折扣购买: 我是鲁迅
ISBN: 9787500158769
在仙台 1904年,立志成为一名医生的鲁迅,在位于日本宫城 县仙台市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在的日本东北大学医学系 )度过了一年多的求学时光。 这一年,鲁迅23岁。 1904年,正值日俄战争开战之年。13本在明治维新后 ,迅速地推进现代化,获得了足以向大国俄国在军事上发 起挑战的国力。当时,日本在文化、工业和教育方面,是 亚洲唯一一个较为发达的国家。为了向日本学习,众多留 学生从亚洲各国来到这里。鲁迅正是那些来自中国的留学 生中的一员。 然而,很少有留学生会选择仙台作为求学之地。当时 ,在仙台医专学习的中国人只有鲁迅一人,他得到了身边 日本人的热情照顾。 起初,仙台是一片让鲁迅感到亲切和温暖的土地。 后来,一起“幻灯片事件”,使鲁迅的人生发生了巨 大的转折。 在鲁迅升到二年级几个月之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在仙台医专二年级的课程中,开设了一门微生物学课 程。在上这门课时,老师会用幻灯片向学生教授细菌的知 识。 有时,在看完细菌的幻灯片到下课之前的间隙,老师 会放一些时事新闻类的幻灯片。这些图像告诉人们在世界 各地发生的事情,就好像现在的电视通过画面来讲述。 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放映的几乎都是关于日俄战 争的幻灯片,大多是日本打胜仗的场面。学生们自然群情 激昂,每切换一张幻灯片,都会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鲁迅并不愿意看这些东西,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陪坐 在教室里。对于这个中国人来说,日俄战争是其他国家之 间的战争,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 这一天上课的时候,又放起了时事新闻的幻灯片。 当幕布上出现某张幻灯片时,鲁迅先是睁大了双眼, 最后再也无法忍受,一个人跑出了教室。 幻灯片上映出的是一个双手被绑在一起的中国人。 那个人因为替俄军当间谍,被日军抓住。为了杀一儆 百,日军正要枪毙那个人。 “万岁!” 教室里回荡着学生们的欢呼声。 虽然学生们的欢呼声一如既往,却刺痛了鲁迅的耳朵 ,不,应该说是刺痛了他的心。 鲁迅看到的,不仅仅是马上就要被枪毙的同胞,还有 许多把那个受难者围在中间看热闹的中国人。那些人脸上 流露出的,是仿佛看灯赶集般悠闲的表情。 那些看客,更让鲁迅的内心充满愤怒和屈辱。 旧中国没能够跟上现代化这一席卷整个世界的潮流, 在接连发生的对外战争中一败再败。固有的领土、理应得 到保障的主权,不断被列强蚕食鲸吞,而那些列强中也包 括日本。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位居亚洲霸主之 位,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为何会沦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 鲁迅觉得,可以从那些眼看同胞就要被枪杀,却泰然 自若围观的看客麻木的表情中找到原因。 民众始终都是旁观者。无论祖国、同胞陷入何种绝望 的境地,人们都选择逃避,不去正视这一切,安于做一个 旁观者。 鲁迅觉得民众这样的心态,才是当时中国的症结所在 。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其实,他立志学医的原因之一,是年幼时父亲的早逝 。 在当时的中国,中医是最主要的医疗手段。给鲁迅的 父亲看病的也是名医,但那个医生进行了玄乎其玄又毫无 效果的治疗。鲁迅的父亲在饱受病痛折磨之后,离开了人 世。 ……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