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香社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寿香社与十才女为时 人和今人所知悉,主要是 因为有一部《寿香社词抄 》存世。该书于20世纪 40年代初出版后,曾一度 引起很好的反响。此后沉 寂了三四十年,直到20世 纪晚期,国内一些民国词 的研究者和福州地区的地 方文史研究者,始将关注 的目光投给寿香社,投给 十才女,并陆续发表了一 些文章。这些文章既肯定 了《寿香社词抄》入选作 品的艺术价值,也对作者 的生平做了钩沉拾坠的工 作,对读者颇有裨益。其 中徐燕婷的文章《民国女 性词文化生态中的“传统 范式”及其新变》及文后 的注释信息量较大,值得 一读[徐文载《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但这些 文章的作者,其目光多局 限于《寿香社词抄》一书 ,未能全面收集、研究寿 香社才女们的其他作品, 如诗文书画,以致留下不 少遗憾。譬如在谈及寿香 社的由来及社名的含义时 ,均因疏于考证而得出与 事实有较大出入的结论。 为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及 早予以澄清纠正。好在才 女们和她们的老师何振岱 都有一些与此有关的文字 材料留存下来,笔者正是 凭借这些留存下来的材料 ,再结合个人早年的亲耳 所闻,通过一番考证来逐 一还原其真相。 据何振岱笔记《鸳鸠 斋杂识》(未刊)中的一 篇文章记载,早在清光绪 十三年,即公元1887年 (农历丁亥年),福州就 有了一个由四位年轻学子 组结的诗社寿香社,社员 为龚葆銮、郑容、陈紫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