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师](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0927/05/20190927054818536.jpg)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傀儡师
ISBN: 9787506399487
乔斯坦·贾德,1952年生于挪威;曾担任高中哲学教师多年;1986年出版**部作品《贾德谈人生》;以《苏菲的世界》一书奠定**十大作家的地位;执著于人生本质与人生**意义的探索与思考;设立挪威环境与发展奖项——“苏菲奖”。 乔斯坦·贾德的书如童话书一般在世界范围内畅销。从取得**性成功的《苏菲的世界》(1991年)开始,贾德的作品为挪威文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篇章。《苏菲的世界》已经被翻译成六十多种语言,并取得了4500万册的销量。除此之外,贾德的其他作品也深*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主要有:《贾德谈人生》《纸牌的秘密》《玛雅》《伊丽莎白的秘密》《马戏团的女儿》《橘子少女》《庇里牛斯山的城堡》《安娜关于地球气候环境的寓言》等。
亲爱的阿格尼丝,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说过要给你写一封信,无论如何,我要试着把它写出来。 我现在坐在波罗的海的一座岛上,一张很小的写字台摆在我面前,上面放着笔记本电脑。电脑的右边,搁着一个大雪茄盒。这个雪茄盒中有支持我完成一切回忆的内容。 这间饭店的客房很宽敞。若我从房间中央的椅子上站起来,可以在松木地板往前和往后各走九步。在这个空间里,我可以一边踱步,一边思考如何向你讲述我的故事。若我绕过沙发,便可在一张很窄的柚木茶几和两个靠椅间,或是在同样狭窄的、书桌和红色沙发形成的走廊间来回走动。 这间客房位于饭店的拐角处,一面窗户朝北,另一面窗户朝西。透过朝北的那扇窗,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座古老的曾在历**结成汉萨同盟①的城市,看到它那用饱含岁月风霜的石板铺就的街道。从朝西的窗户望出去,则可以看到榆树谷公园,还有远处的大海。**的天气很好,我把两扇窗都打开了。 我已经在窗边伫立了半个小时,一直低头望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大部分人都穿着裙子和短裤,或是宽松的衬衫。他们大约是来过五旬节②的游客吧。游客们大都成双成对,手牵手地走在路上,但时不时的,也会有几个吵吵闹闹的旅行团经过。 几个旅行团从我眼前经过后,我一直自以为我这个年纪的人远比年轻人安静的想法破灭了。中年人一旦成群结队出现,特别是几杯黄汤下肚后,那股喧闹劲儿可不是年轻人能比的。或许这是他们*人性化的一面?你看,他们一个个肆无忌惮地嚷嚷着:“快看我!”“你听我说!”“我们现在不是跟过节似的吗?”…… 人性是不会随我们一同成长的。我们只能随人性一同成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性将会在我们身上愈加清晰。 我十分乐于俯视楼下的街道,这无形间拉近了我和街上路人间的距离。当然,我偶尔也会闻到从外面传来的气味,因为人类本身也是会散发出气味的,特别是在这样没有风且行人又摩肩接踵的夏*街道上。有时,我也会闻到路人手中的香烟味儿,那股烟味儿一直飘入我的鼻子里。我暗自享*着这一特权:藏身于一块蓝色的窗帘后,“光明正大”地“监视”我的“监控对象们”——路人,并且丝毫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甚至不会有人抬头往上看。不过,若是突然有风将窗帘吹起,我的位置就暴露了。我确实很享*这种站在二楼窗前的“特权”——观察别人而不被发现。远方的海上有几艘帆船,我遥望着它们漂浮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过去的半个小时里,我仔细地观察了这三艘船上的白帆。**无风,并不是适合扬帆远航的*子。不过,**的天气确实很好。 其实,现在不光是要庆祝五旬节,要知道,现在正是5月17*,是挪威的宪法*和国庆节。想到这里,我有些莫名的感伤,这种感觉好似在陌生人中偷偷地为自己庆生一般:无人对我说“生*快乐”,也无人为我唱生*快乐歌。 在这里,听不到有人唱挪威国歌,也看不到什么挪威国旗。但我注意到,我的房间里铺着的一块针织地毯,它洁白的颜色让我想起了格利特峰①。 再打量一番这间房,红色的沙发、白色的*单,还有天蓝色的窗帘,我意识到,这些都是挪威的颜色。 写到这里,我看了看**的*期,发现距离我们上次在阿伦达尔的相遇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就在上个月的同一时刻,再过几个小时,你就要见到佩勒了,我不得不说,你们两个之间确实很有共鸣。 我和你之前只见过一次面。我还记得,那是在2011年圣诞节的前几天。我要好好地谈谈我们**次见面的背景故事。还记得,你当时让我解释我那时的行为。我一定要尽全力回答好这个问题。而且我也觉得现在是向你提问的*好时机。 那天下午,我闹了个大笑话,出了洋相,但你拉住了我,不让我离开那里。这件事至今都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相信,那天和我们同桌的人都和我一样吃惊,他们都可以为我作证。我想,他们都和我有同样的疑问,那就是:你为什么要拉住我?为什么不干脆就让我离开呢? 可我又该从哪里开始讲起呢?我可以从哈灵达尔讲起,我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然后,我再继续按照时间的推移慢慢讲到**的我。或者,我可以反过来:从我这几天在哥特兰岛上的经历讲起,然后倒叙至我们在阿伦达尔的相遇。接着,再继续追溯那个悲剧的下午。我知道,亲爱的阿格尼丝,那是你生命中*沉重的**。*后,让我们一起回顾二十一世纪初埃里克·伦丁的葬礼。或许这样的讲述方式能够让故事在我的童年回忆中结束,给予它一个平和的结尾,让人*容易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写出宽恕的告白。 怎样才能清晰准确地理解与评判我们的人生?是该从一切事情的开端来看,还是专注于当下的某**?后一种方法固然简单,因为所有的记忆都是新鲜的,但问题在于——人生中的一切事物并非拥有**的因果关系。人生无法后退,只能不断向前,而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地作出各种关键性的抉择。 人为何为人,何以为人,这或许是无解的。我知道,很多人都在尝试着去了解这个问题,但除了在“人性”二字下画上两笔外,还不曾有人得到*多的答案。 我离开了窗口,那三艘帆船在这样无风的天气下是不会出海的。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灵感,它让我想到了我们三人:你、我和佩勒。佩勒是一定要包括在内的。 不好意思,此刻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首小时候在**学校学到的歌,我忍不住哼唱起来:我的船儿这么小,这片大海这么大…… 我决定了:我要从中间开始讲述这个故事。故事就从我在埃里克·伦丁的葬礼上遇见你的表兄开始。然后,我会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一直讲到我们十年后的初见。关于我在哈灵达尔的沉 重经历,将在另一顺序中展开。 我亲爱的埃里克,我们敬爱的父亲和岳父 我们伟大的祖父、外公和曾祖父 埃里克·伦丁 他出生于1913年3月14*,于2001年8月28* 在奥斯陆平静地离世 英格伯格 乔恩-皮特 丽莎 玛丽安娜 斯维勒 丽芙-贝莉特 特鲁尔斯 西格丽德、伊娃、弗莱德里克、图娃、乔金、米娅 曾孙和其他家庭成员 葬礼将于9月5*(星期三)下午14:00在西阿克尔教堂举办 欢迎大家到教区大厅参加埃里克·伦丁的追悼会 埃里克 2001年9月初的一个下午,我们一大群人前去参加了埃里克·伦丁的葬礼。这群人之中有你的表兄特鲁尔斯,这就是我为何要从这里开始讲述的原因。十年后,我将再次见到他和丽芙-贝莉特,以及他们的两个女儿。阿格尼丝,这也是我与你初见。 西阿克尔教堂里人头攒动,大家肩并肩地跟随着推棺材的车走到下葬的地方。教堂外,阳光穿过树叶,洒落在地上,也刺入了人们眼中。当然,对一些人来说,这是一个可以让他们戴上太阳镜的好机会。合唱团的音调依旧在人们脑海中继续,雄伟的小号独奏和管风琴醉人的声音不停地回荡着。 牧师将一抔土撒在棺材上,完成下葬仪式。之后,我们重新回到教堂继续参加追悼会。这个季节气候温和,室外气温大概在二十度左右。当太阳躲到云层后面时,我们能够时不时感到从峡湾和低地刮来的清爽的风。 在一个规模如此庞大的葬礼上,很容易忽视其中的某一个人,而这个人则会独自站在树冠下,不与任何其他亲属交流。葬礼的核心所在,是每一位参与者之间亲密的关系。但是,大家又如何能够注意到会有个别人孤零零地待在这里,且和逝者以及悲伤的亲属毫无关系呢? 我在墓地上碰到了一些人,我同其中一位点头致意,他曾是我的学生,但我和他并无深交,所以不必在意他。不过,我确实注意到了另外一个肤色较深、身形高大的男子,我之前见过他,并且遇到过他很多次,而他本不该出现在这里,他是一个“局外人”。我还曾经梦到过他。他的样貌让我联想到一柄大镰刀。 教堂前宽阔的广场上,人们互相挥手、拥抱、问候,并进行着自我介绍。一些年长的人已被专人**着,先行一步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其余身穿黑色礼服的人们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从教堂所在的小山坡下开始,绵延而上,蜂拥着进入教堂。 我特别喜爱《傀儡师》的原因是,我不能确定哪些是真实的,而哪些又是虚构的。 ——乔斯坦·贾德 一部描述孤独的、柔软温暖的小说。笔调充满了同情。熟悉贾德的读者,将再次感*到作者叙事的能量与丰盈。这是乔斯坦·贾德*好的作品之一。 ——挪威地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