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日记(现实与梦想交汇于贵州高原)

挂职日记(现实与梦想交汇于贵州高原)
作者: 魏景赋
出版社: 文汇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挂职日记(现实与梦想交汇于贵州高原)
ISBN: 7807410795

作者简介

魏景赋,经济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2004年10月~2005年9月在贵州省遵义市挂职锻炼,担任遵义市市长助理。

内容简介

踏上西行之路 2004年10月18日(星期一) 今天离沪时,学校派车把我直接送到虹桥机场,妻子同行送至外滩就中 途下车去办事了。坐在飞机上,回想近三个月来自报名到北京培训再到上海 市委组织部送行,似乎烘烘嚷嚷经历过好多事,又宛如飞机身旁擦肩而过的 云雾般捉摸不定。作为中组部第五批(贵州第四批,上海第二批)博士服务团 的一员,我告别上海,踏上西行之路。 上海此次派出5人赴云贵,其中去贵州的只有我们2人,另一位是太平洋 保险集团投资处处长蒋风云博士,他将挂任黔南州州长助理。去云南的三人 分别是董勤发博士(浦东新区审计局局长助理)、刘光富博士(同济大学副教 授)、魏莉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贵州向以“三无”(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著称于世, 不知这片深居内陆崇山包裹下的神奇夜郎古国会给我们带来多少惊奇。 我们乘坐的是东方航空5429航班,机型是久违的麦道90飞机。因为大家 都对其安全性担心,所以该航班机票打至四折销售,想想1900公里的航程只 需690元也就不去计较其机型了。虽然单位报销,但成本差距之大仍然让人 萌生节约之念。好在一路飞行平稳,坐在靠窗座位一路赏尽白云之巅的无限 风光。 天无三日晴的贵阳在我们抵达的第一天即让我们知道太阳之可贵——天 气预报贵州全省未来五天均是阴雨。飞机逼近龙洞堡机场才钻出好似无边无 际的云层,只飞过几座石块遍布同时梯田也漫至山顶的小山,就几乎贴山顶 树梢降落在跑道上。感觉贵阳龙洞堡机场更像是建在山顶上,比起群山环绕 的日本广岛机场,多雾的贵阳机场更加惊险。 来自北京和郑州的飞机大致在同一时间抵达,所以没等几分钟,我们这 批贵州服务团的8人几乎不约而同地同时到达。另有3人提前抵达。来迎接我 们的是贵州省委组织部的渠新建、申勇两位正副处长和团省委的几位干部。 车行十几分钟即到市区的省委组织部培训中心,入住手续已经办妥。 放下行李,我和同屋的贺鹏飞博士(同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待不 住,想到街上先体验一下贵阳。刚出楼门就遇到中科院贵阳地化所的张正伟 博士,他因家居本地反而姗姗来迟,听说我们要逛街便自告奋勇地当起导游 。沿省委大院旁边的南明河我们三人一路走下去,先看贵阳标志性的传统历 史建筑甲秀楼,又转了西湖、观水巷及街边小店和菜市场。在西湖巷的菜市 场,我惊喜地发现了几堆赤峰老家春季才有的水萝卜,粉红清脆清香诱人, 若是自己逛街肯定就买一根先尝为快。总的感觉,蔬菜副食丰富,但价格稍 稍偏高。省委大院右前方紧挨着一片不足5亩地的贫民窟,大家怀疑这是省 委为了教育干部忆苦思甜而特意留下来的。 过了甲秀楼走到南明桥,我们看见路边蹲着好几位身背背篓的汉子,张 正伟博士介绍说,这些人都是来自四川的背夫,为市民购物送货上门,每趟 2元钱。几分钟后果见一位背篓里装着煤气罐的汉子跟着一位中年市民不紧 不慢地行进。这可能是类似贵阳、重庆这样不能骑自行车的山城才独有的现 象,否则背篓汉能干的简单运输自行车就足可以担当。 街边超市里面的商品,除辣椒和酒类之外,本地商品较为少见。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