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帝国崛起(前221-22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嬴政称帝天下一统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 较长的一段分裂时期,直 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 先后灭掉了韩、赵、魏、 楚、燕、齐六国,中国才 出现了一统的新局面。 秦国刚刚统一天下,赢 政就迫不及待地召集丞相 和御史大夫等官员来商议 帝号之事。他认为在祖宗 神灵的庇护下,依靠自己 的能力平定了六国,现在 天下大势已定,如果不改 个有震撼和威慑的名号, 不足以彰显他的功绩和伟 业!更不能够将这功业流传 于后世! 丞相王绾和负责监察百 官的御史大夫冯劫以及管 理天下刑狱的廷尉李斯等 人上奏:以前五帝时期, 所管辖的区域不过千里, 周边诸侯时而归顺时而反 叛,天子并没有能力制服 他们。现在陛下平定了天 下,设置了郡县,颁布了 法令,海内都在陛下的统 治管辖下。这是上古以来 未曾出现过的盛况,就是 五帝也远远不及陛下的功 绩。我们几个与博士商议 后觉得古有天皇、地皇和 泰皇,而泰皇最为尊贵。 我们冒死建议陛下为“泰皇” ,制度方面的命令称为“制” ,日常命令称为“诏”,陛下 可自称为“朕”。赢政听后, 觉得“三皇五帝”也不及自己 开拓的疆域之广,不如自 己治理的有成效,于是就 对群臣说:“采用上古‘帝’号 ,去掉‘泰’字,加上‘皇’字, 就称‘皇帝’。其他的就按你 们说的办。但是朕听说太 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 死后根据德行来确定谥号 。这样的话就是儿子来评 议父亲,臣子评议君上, 这完全没有必要,从朕开 始为始皇帝,以后就是‘二 世皇帝’ ‘三世皇帝’以至万 世,传之无穷。” 中国至此开始有皇帝的 名号,皇帝之下,设置丞 相、太尉、御史大夫,称 为“三公”,辅佐皇帝处理全 国政务,“三公”之外又设“ 九卿”,分管中央的各项事 务。“三公”“九卿”由皇帝任 免,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 之手。 秦始皇通过推演金、木 、水、火、土五行相生相 克之说,认为周属火德, 秦代周而无往不胜,秦当 属水德,改河为德水,衣 服旄旌节旗等崇尚黑色。 同时遵从法家学说推行严 刑峻法。 秦始皇还在全国设置三 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 从此,延续两千年的郡县 制得以确立。 征服百越增设四郡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并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 而是任命屠睢为大将,继 续向南征伐百越。 越族是一支历史悠久的 少数民族,主要活动在中 国南方和东南方。有“断发 文身”的习俗。其支属较多 ,有于越、东越、闽越、 南越等,故称百越。 因其地处南方,长年潮 湿,以北方人为主要兵力 的秦军很难适应这种气候 ,在平定百越的过程中, 秦军损失}参重。经过三次 战争,前后出动八十万士 兵,以损失三十万为代价 平定了百越。 平定百越之后,秦始皇 开始在这些地区设郡,以 加强管理。在东越和闽越 设置了闽中郡,任命东越 和闽越的首领为行政长官 。在征服南越和西瓯后, 在今广东境内设立了南海 郡,在今广西境内设立桂 林郡,在今广东西南部和 越南中部设立象郡。 百越地区多山,道路崎 岖,交通极为不便。在平 定百越的战争中,秦始皇 就开始加强水路的开通, 任命史禄负责水利事业的 修建。经过勘查规划,在 湘江和漓江源头分水岭上 ,修建了著名的灵渠,大 大提高了运输的效率,还 发展了当地的水利事业, 但是修建灵渠也耗费了大 量的人力物力,削弱了秦 国的国力。 秦始皇征服百越后,大 量的中原士兵进入当地, 与当地人通婚,实现了民 族的融合。秦兵也带来了 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相 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文 化。 秦始皇用武力平定了百 越,但是人心难以收服, 百越人并不甘心臣服,时 有叛乱发生,不得不派重 兵驻扎,这就牵制了秦朝 的兵力。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