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将传评注(上下册)

百将传评注(上下册)
作者: (北宋)张预 编 李如龙 评注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71.60
折扣购买: 百将传评注(上下册)
ISBN: 9787100201384

作者简介

张预,东光人(今河北省东光县),字公立,著有《十七史百将传》。张预所注《孙子兵法》,引战史而不繁芜,辨微索隐而不诡谲,明易通达,成就不在梅尧臣注之下。但《宋志》失载,唯《通志略》录之,后亦未见,已经失传。 编者李如龙,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教科研项目数项。

内容简介

姜尚,又名吕尚,字子牙。号飞熊,俗称姜子牙、姜太公。西周开国元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谋略家。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怀柔诸侯,制御四方,最终以少击众,打败了骄奢淫逸的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建立西周王朝的第一功臣,其功业彪炳史册。姜子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年)被统治者推上武圣人的宝座,追谥他为“武成王”,地位与“文宣王”孔子相颉颃;他实乃中国兵家的不祧之祖。《六韬》是姜子牙及其后学所著,该书以问答体形式记录了周文王、周武王与姜尚在各个时期的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诸多方面。这本书不仅在先秦堪称独树一帜,而且在几千年的中国军事史上也属空谷足音。至宋代,《六韬》与《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司马法》、《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共同被列为《武经七书》,为武学的必读经典著作。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军事理论家。因避乱奔吴,经伍子胥推荐,以兵法“十三篇”觐见吴王阖庐,被吴王任命为将军,帮助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为吴国称霸诸侯做出了贡献。孙武之所以名扬四海,被千古称颂,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的战功,而是由于他写出了被后人称之为《孙子兵法》的经典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世界公认的“兵学圣典”,宋代将其列入《武经七书》之首;古今中外的很多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兵学家们对这部著作都给了极高的评价。如:明人毛元仪评价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孙中山说:“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二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哲学。”毛泽东说:“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也是科学的真理。”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所长约翰?柯林斯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子十三篇可与历代名著包括二千二百年后克劳塞维茨的著作相媲美。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的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说:“《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名作,其内容之博大,论述之精深,后世无出其右者。”日本的《战纲典令原则对照孙子论讲》则称《孙子兵法》是“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之冠冕”等等。几千年来,《孙子兵法》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著述层出不穷。据统计,世界上研究孙子的重要著述近两千种,被译成了二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 古文与释文的对照,趣味性极强,方便读者的阅读与参照。历代官修正史的军事人物传记编纂而成,是一部中国古代名将的传记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