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仁医(美绘版)/中华人物故事全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弃政学医悬壶济世 1881年初春的江南,乍暖还寒,*木萌芽。幽静 的古道上,走来一队豪华的马车,施之博携全家自江 南千里迢迢,正赶赴云南曲靖任知府。 3月28*,当车队途经贵阳时,施之博的儿媳生 下了一名男婴,全家人欣喜若狂。贵州简称黔,祖父 给这个孩子取名为“毓黔”。 施毓黔13岁时,到河南安阳的外公家做客,舅舅 李安亭开了一家医馆,行医济世。想到母亲经常被病 痛折磨,孝顺的孩子萌生了要学医的念头。他说:“ 行医是一件帮助病人解除痛苦的事情,我也想学医。 ”舅舅点点头,说:“良田千亩,不如薄技在身。我 愿意教你,但你得勤奋努力,认真学习哦。”他高兴 地拎起舅舅的药箱,迫不及待地说:“我们现在就去 给病人送药,好不好?” 一晃7年过去了,在舅舅的指点下,勤奋又聪慧 的施毓黔通晓中医理论,熟知百*,可以独立行医了 。他的父亲却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官 走仕途才是正道。 1902年,施毓黔21岁,他的父亲到山西太原任职 ,将他带到太原,送入山西大学堂就读。 山西大学堂是山西大学的前身,由英国传教士李 提摩太用庚子赔款所创办。李提摩太蛮横专制的管理 ,引起部分已接触**思想的学生的抵制。施毓黔带 头搞学生运动,被山西大学堂开除,只得转入山西法 政学堂,后来因成绩**被保送至北京的京师法政学 堂。 在京师法政学堂,施毓黔认识了辛亥革命的先驱 黄兴,并在黄兴的介绍下加人了同盟会,从此开始了 革命生涯。施毓黔所学专业是法律,但他从来没有停 止过中医的学习,这个时候,他的医术已经小有名气 ,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他以行医为掩护,跟着黄 兴四处奔走,从事反清的革命活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在南京成立,施毓黔作为山西 代表,在南京参加了孙中山的大总统就职典礼,并协 助黄兴制定陆*法典。 施毓黔本以为封建帝制结束了,中国人从此就能 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可是,4个月后,袁世凯篡权 ,中华民国陷入了另一种深重的灾难之中。 不久,孙中山出走海外,黄兴在上海病故。施毓 黔应湖南督*谭延罔之聘,出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 不久又应华北水利督办熊希龄的邀请,出任北京香山 慈幼院副院长,他希望创造一个与世隔*的桃花源, 让孤儿们在自由、平等、博爱中长大。他还自己开办 工厂、农场,孩子们在里面从事简单的工作,都能够 自食其力。 为官多年,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官员们追官逐利 、尔虞我诈的现象,施毓黔深感失望。“不为良相, 则为良医”。痛定思痛之后,他决定从此离开官场, 悬壶济世,并改名“今墨”。“今墨”有三重意思: 一是“黔”字拆开即为“今墨”,“今墨”为“黔土 ”,以示不忘出生地;二是崇尚墨子“兼爱”思想, 救死扶伤,治病不分贫贱富贵;三是致力于医术改革 ,欲为当代医学绳墨(绳墨:规矩和法度的意思)。 妙手回春挽救中医 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已经走上实验 医学的西方近代医学,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对中国医 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医与西医之间的论战*趋 激烈,时任***中央执行委员的褚民谊,借此大做 文章,鼓吹全盘西化。特别是曾经留学*本学习西医 、时任卫生部中央卫生专门委员会委员的余云岫,认 为中医等同于巫术,中医是我国医学事业前进的障碍 。 1929年,南京召开的中央卫生委员会**次会议 上,通过了余云岫等人提出的“废止中医案”。P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