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升——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企业高端化升级路径

跃升——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企业高端化升级路径
作者: 张文彬 蔺 雷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4.60
折扣购买: 跃升——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企业高端化升级路径
ISBN: 9787516430804

作者简介

张文彬 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创新工作部主任、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企业联合会智慧企业推进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企业管理、企业创新管理、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研究和企业实践经验总结,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评审委员会委员,组织编写《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创新案例》《中国智能制造绿皮书》《智慧企业指引》《智慧企业建设参考架构》《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年度报告》《中国智慧企业发展报告》等系列研究报告,参与编著《中国领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之道》《智能制造:中国视角与企业实践》《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理解、实施与评估审核》《数字领航 换道超车 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等著作。作为项目核心人员参与的《两化融合管理和评估体系研究、平台研制与产业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电子学会201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国家标准荣获“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先后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等高校企业导师。 蔺雷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博士后,畅销书《第四次创业浪潮》《内创业革命》《激活国企》《内创业手册》《反败资本》《反撕裂》作者,已出版22部创新创业专著,是“内创业实验室”创始人、“内创业试验区”发起人。现任中科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服务创新研究部主任,国家工信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创新管理与政策专家,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科技部、人社部、浪潮集团、五菱汽车等全国十余家机构双创导师,北大创业训练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讲师,国家“创响中国”行动导师,人社部“中国创翼”大赛国赛评委。

内容简介

高端化动因: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卡脖子”突围 究竟什么是企业的高端化升级?下面来看两个例子。 2010 年,一部苹果iPhone 3 手机所有的零部件都由国外生产,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其中6.5 美元的组装劳务费,占整个手机制造成本的3.6%; 2018 年,一部苹果iPhone X 手机中,有10 家中国企业生产的零部件融入了苹果供应链,获得了104 美元的附加值。 从0 家供应商到10 家供应商,从6.5 美元的成本占比到104美元的附加值提升,恰恰体现出中国企业在苹果手机供应链中的高端化升级。 当然,真正占据全球手机价值链高端的仍是苹果公司,它的营收虽然不占优势, 却收割了全行业90% 的利润,“ Designed in California,Assembled in China”(美国加州设计,中国组装)的品牌溢价非常之高。 对中国企业来说,能进入高端产品的供应链本身就是高端化升级的表现,当然最完美的是自己研发设计和生产高端产品、占据高端市场、获取远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实现“ Designed in China,Assembled in China”。这就是华为mate 系列手机,真正用自己研发的芯片、操作系统和强大的算法功能占据了高端手机市场,与苹果手机分庭抗礼。 2023 年,比亚迪的高端产品亦呈井喷之势,其仰望U8、腾势、方程豹等车型中多项自主研发技术的创新应用和产品高端定价,给人们带来从低端向高端迈进的巨大震撼。 高科技产品的高端化容易被人感知,但其实传统产品有着更为巨大的高端化升级空间。下面来看一个最普通的行当——瓜子行业。 在中国,最贵的一斤原味瓜子多少钱? 60 元!这个价格是普通原味瓜子的5 倍多。有人买吗?当然有,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三胖蛋瓜子一年的销售额达30 亿元。在坚果炒货这个看似传统实则孕育着巨大机会的细分赛道,三胖蛋打通了从原料种植到精细加工及品牌创造的完整创新链,“十斤瓜子选二两”的三胖蛋模式就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种高端化。 什么是企业高端化?这就是高端化。企业高端化一定是面向高端市场、通过高端产品、高端能力来体现的。具体来说,企业高端化有五个特征: 一是必须瞄准高端市场,而不是原来的低端市场; 二是必须打造高端产品,切实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 三是必须掌握产品创新链上某个独特技术或掌握整条创新链; 四是必须获取高附加值,实现品牌的高溢价; 五是必须在产业链里有强话语权,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三链贯通打造高端竞争力 ●实现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逾40家中国企业创新经验 ●企业践行新型工业化路径 ●卡脖子下企业突围发力点 ● 勇闯无人区前沿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