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古吴轩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2.60
折扣购买: 拾得人间欢喜缘
ISBN: 9787554619759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人的一生,不外乎意志 的活动,而意志是盲目的 ,其所恃以为较近之观照 者,是知识;所以供远照 、旁照之用者,是感情。 意志之表现为行为。行 为之中,以一己的卫生而 免死、趋利而避害者为最 普通;此种行为,仅仅普 通的知识,就可以指导了 。进一步的,以众人的生 及众人的利为目的,而一 己的生与利即托于其中。 此种行为,一方面由于知 识上的计较,知道众人皆 死而一己不能独生;众人 皆害而一己不能独利。又 一方面,则亦受感情的推 动,不忍独生以坐视众人 的死,不忍专利以坐视众 人的害。更进一步,于必 要时,愿舍一己的生以救 众人的死;愿舍一己的利 以去众人的害,把人我的 分别,一己生死利害的关 系,统统忘掉了。这种伟 大而高尚的行为,是完全 发动于感情的。 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 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 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 。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 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 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 养的作用,叫作美育。 美的对象,何以能陶养 感情?因为他有两种特性 :一是普遍,二是超脱。 一瓢之水,一人饮了, 他人就没得分润;容足之 地,一人占了,他人就没 得并立。这种物质上不相 入的成例,是助长人我的 区别、自私自利的计较的 。转而观美的对象,就大 不相同。凡味觉、臭觉、 肤觉之含有质的关系者, 均不以美论;而美感的发 动,乃以摄影及音波辗转 传达之视觉与听觉为限。 1. 朱光潜、老舍、许地山等十四位华语散文大家的文字集锦,既有生命智慧,又有金玉良言。 2. 从读书、处世、旅行等方面呈现生活的无限可能,展现作家们与世界的相处之道,写给每个困在当下的自由灵魂。 3. 内外双封面,127mm×190mm小巧文库本,封面选用特种纸张,内文选用高克重胶版纸印刷,力求装帧朴实又不失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