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你的财富

保卫你的财富
作者: 曾昭逸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1.00
折扣购买: 保卫你的财富
ISBN: 9787301150733

作者简介

曾昭逸,中国金融在线集团首席理财师,国内知名理财顾问。北京大学法学学士,清华大学国际MBA。曾就职于华夏基金管理公司,著有《一生的理财功课》(2007年)、《拱出银行的小猪——家庭理财指南》(2004年)。

内容简介

2007年,正当牛市的某一天,一个流行音乐的填词爱好者灵感袭来, 模仿流行歌曲《死了都要爱》写下了歌词《死了都不卖》: 我不听别人安排 凭感觉就买入赚钱就会很愉快 享受现在别一套牢就怕受失败 许多奇迹中国股市永远存在 死了都不卖 不给我翻倍不痛快 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 死了都不卖 不涨到心慌不痛快 写好后,他放到一家自娱自乐、专门翻唱流行歌曲的网站上,由此大 热,正处牛市的人们因为这首歌的刺激High到不行。 一年过去了,现在许多人再听到这首歌,恐怕都有恍如隔世之感。一 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股市从6124点回调到5000点、4000点、3000点,最后 跌破1700点。一年后,他再次以歌传情,只是这一次明显消极和无助了许 多: 一次又是一次交易 还是没有赚钱消息 假如这亏损结果是天意 我不会难过想哭泣 在这后悔的夜里 翻看着曾经熟悉的价位 买的股只要不亏 是我要的结尾 牛熊变换之快,几乎出乎所有人意料。半年河东,半年河西,就这样 ,历经12个月,股市演变出一个巨大的“黑天鹅”现象,几乎所有的人都 手足无措。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欧洲人认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但 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而崩溃。于是,“黑天鹅事 件”就被用来指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它很少发生,但一旦出现,就具有 很大的影响力。“黑天鹅事件”一词因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随机学教授塔勒 布2007年所著的《黑天鹅》一书而广为世人所知。 因为有“黑天鹅”的存在,社会发展不是平滑渐进,而是跳跃式的, 风险和不确定性成为生活的常态,投资更是如此。因此,当你赢利丰厚的 时候,要时刻想到会有“黑天鹅”的出现,从而保持一份警惕。这次股市 暴跌告诉我们,在面对“黑天鹅”现象时,生存是第一位的,时刻要居安 思危,做适当的放弃。我们应该知道,暴跌不定期就会发生,不要去预测 它何时会发生,而要做好准备,把危机作为一个机遇,财富的转移往往发 生在社会变革的时候。而《黑天鹅》的作者在“9?11”之前用一种独特的 方式做空美国股市而一举成名,同样他也躲过了最近的次贷危机。 当记者问世界头号股神巴菲特股市暴跌时的感想时,他开玩笑说:“ 想象一下吧,舞会开始了,你周围都是绝色美女,尽情地享受吧!”是的, 让我们尽情享受吧,让我们为迎接下一只“黑天鹅”的到来而做好准备吧 。因为,只要是市场,就总会有“黑天鹅”的出现。 只是在此前,我们需要认真地审视一下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以及目 前所发生的经济危机。 第一节 我们将迎来一次不一样的经济下滑 2008年,我们的社会和整体经济同时迎来了“史上最大、最集中的黑 天鹅群”,比如天灾人祸、股市低迷等。最大的“黑天鹅”其实就出现在 我们的经济形势上。2008年7月25日,中央还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此前不断加息。而短短的几个月后,我们却在防止通缩了,央行开始接 连高密度、大手笔地降息。 这一切,也许都源于美国这个世界经济中心所点燃的“次贷危机”之 火。 由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速明显趋缓,并且将逐步进人衰 退。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减少,造成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 加剧,从而导致沿海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困难。这是中国经济 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外部冲击最严重的一次。与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相比,由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加强了,受到的冲击也就更大了。 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前的那轮经济周期中,出口和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增 长贡献最大。而目前,出口放缓已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冲击,房地产泡沫 也已然开始破灭,两相夹击,使得经济下行趋势明显。此外,股票市场泡 沫的破灭,亏钱效应显现,消费随之下滑,连带着房地产和汽车消费也大 为降低。所有这些负面因素,使得国内资产泡沫不断破灭,进一步加重了 中国经济的“病情”。 尽管世界早已是一片救市声,我国政府也已启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大投资力度,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行各种税收减免,出台各种促 进内需启动消费的政策。但是,这难以改变经济下行的总趋势。财政政策 刺激经济增长的正面效果,难以在短期内抵消出口滑坡和楼市低迷对经济 的负面影响。 此外,中国正在由局部的产能过剩向全面过剩演变。由于产能过剩, 内需不旺,中国产品被迫出口,又导致了大量的贸易摩擦,过分依赖国际 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而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已从20世纪80年代超过 62%下降到2008年的约50%,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8年的 38%,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在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同时,世界平 均消费率达78%~79%,差别非常大。 2008年11月25日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预测,2009年中国 GDP增长约为7.5%,其中一半以上的增长将来自政府主导性支出。而全球经 济2009年的增长将进一步大幅减缓至1%左右(2007年4.1%,2008年3%),下 滑幅度远远高于2008年,并且到2010年才会复苏。或许可以说,中国经济 增速在2009年将下滑到十年来最低点,此次下滑不但程度深,而且持续时 间也比以往持久。 按照长江证券周金涛的说法,我国已进入了“起飞萧条期”。这是一 个重新寻求突破、富有希望的时期,也是一个危险的阶段。这个阶段前半 期,2008年我们经历过了,就是向潜在经济增长率下探的深度萧条。他观 察了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样本,全部都是这样。日本的起飞萧条期,就 是1964年的时候,GDP的增长由10%以上滑落到5.5%,而韩国1980年的时候 从10%滑落到零。 我们正踩在历史的分界线上,站在兴衰的分水岭上。我们将何去何从 ? 此次经济下滑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毫无疑问,它将通过影响我们的 理财收益、威胁工作岗位、增加社会不确定因素等途径来影响我们生活的 方方面面。 第二节 积累的财富正遭受重创 2001年,我的一位小师弟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月薪3000元, 之后逐步升至8000元。2005年初,他倾囊而出,首付15万元,按揭买下一 套房。同年,他从父母处筹了10万元买入一批地产与消费品类股票。到了 2007年底,他盘点了一下自己的身家:房产价值120万元,股票价值25万元 ,除去45万元按揭贷款,刚好100万元!当时,他打了个电话给家里人说: “咱也是个百万富翁了!” 工作了5年至15年之间的青年白领们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股票和楼 市的涨跌曾把这些充满着财富梦想的年轻人送上“百万富翁”的宝座,但 同样又将其百万身家无情销蚀。2008年以来,股市持续急挫,楼市低迷, 这些白领的身家更大幅“缩水”。 2008年,中国股市开始持续下滑,时至夏末,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小 师弟发现自己的房子只值90万元了。1o月27日,他持有的股票经多次操作 后,市值剩下4万元。刨去43万元贷款,小师弟的“百万身家”,刚好缩水 了一半! 扬起、掉头、跌落,这一切悄无声息,缓缓而至,年轻的“小师弟” 们经历了都市白领以前很少经历的“财富过山车”。 目前,我国股指较一年前的历史高点有近70%的巨大跌幅,投资者损失 十分惨重。据统计,2007年以来人市的投资者,绝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 有的账面亏损率超过了90%。从理论上说,目前A股市场的股民约为5750万 户,自最高点算起每个账户平均损失38万元的市值,这也意味着A股市场的 每一位投资者平均每天损失1577元。而我们知道,曾有200万的散户梦断“ 中石油”这一只当初众望所归的股票上。一年的时间,“中石油”的股价 从最高点的47元,节节下挫,目前已跌至10元左右。而那些基民同样蒙受 着巨大的损失。 2008年11月22日,深圳市金博会“财富管理与百姓理财新趋势”论坛 上,国家理财规划师专家委员、君融HNWI-CHINA财富管理指数设计者毛丹 平女士发布了2008年刚出炉的君融HNWI-CHINA财富管理系列指数。该指数 表明,2008年中国富裕阶层(可投资资产在100万美元或以上)进入了财富缩 水期,平均缩水21.33%。与此同时,富裕阶层的幸福指数略微下降了0.16% ,相对2007年下降0.29%,下降速度减缓,幸福指数下降的幅度远远小于财 富水平。 每一次金融危机发生,都有大量的财富被消灭掉,有的人银行存款急 剧缩水,有的人企业破产倒闭,有的人生活得非常困难,整个社会的财富 在急剧减少。有感于此,《谁妨碍了我们致富》的作者、经济学家茅于轼 在一次论坛上说,今天经济学界还面临一个新的任务,研究财富如何被消 灭。过去经济学界只研究财富怎么被创造,而很少研究财富如何被消灭。 经济危机的问题是财富消灭的问题。 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经济下滑会导致我们进入新一轮的降息周期 。想想2008年上半年央行还在不断加息以对付通货膨胀,自那以后到2008 年年底,央行已经连降了5次息。在一个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企业盈利等 自然相应下降,这会造成投资市场的不景气,股票类风险投资可能面临巨 大亏损,相信这一点许多至今还坚守在股市中的投资者会有切肤之痛。此 外,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会导致各种理财产品收益大幅下降。 在这次危机中,你我该如何表现?我们能否保持自己生活水准不降, 甚至积累财富?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次危机,以及如何妥善府对。 P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