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无障碍阅读名师精讲版)/阳光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无障碍阅读名师精讲版)/阳光阅读
作者: 编者:阳光阅读丛书编委会|总主编:张辛
出版社: 阳光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2.70
折扣购买: 中国古代寓言(无障碍阅读名师精讲版)/阳光阅读
ISBN: 978755251870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庖丁解牛 魏惠王有一位**出色的厨师庖丁,专门替他杀牛。 庖丁解牛的技艺远近闻名,传说庖丁在解牛时,让人 感到的是一种艺术享*。他的每一个动作,一招一式,都 如舞蹈一样优雅。他身上服饰的抖动、手法、指法、肩的 动作、膝的蹲式、脚的踏法,都让人叹为观止。 庖丁解牛发出的声音很轻柔、很悦耳,充满节奏感, 魏惠王也不得不称赞叫*。 有一次,魏惠王问庖丁:“你的技艺为何如此精湛? ” 庖丁平静地回答:“因为我十分喜欢这项工作,所以 干起来十分投入、十分欢悦,我感到的是一种享*。当然 ,这不是说一开始只要喜欢就会干好,而是经过了多年的 实践和摸索,才达到**的境界的。**次解牛的时候, 眼前看到的是一头活生生的整牛,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过 了几年之后,眼前的牛就**不一样了,看到的牛不再是 完整的牛,而是一个由各部位拼合起来的牛的形态,所以 再下手解牛心里就有数了。既然整头牛成了拼起来的形态 ,那么哪是皮肉,哪是筋骨,就会一目了然,下刀的时候 ,循着骨缝插进去,别的地方就不会碰到,甚至连筋也不 会弄断。现在,我即使闭上眼睛,照样可以杀牛、解牛, 毫不费力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所谓‘熟能生巧’嘛。” 庖丁又指着自己手里的刀,对魏惠王说:“您看,我 的刀已经使用了近二十年,如今仍锋利如初。因为我解牛 时从不碰到骨头,所以刀就不会*到一点损坏。刚学杀牛 的时候,大约一个月就要用坏一把刀,如同现在有些厨子 根本不懂得解牛的技法,不是沿着骨缝去下刀,而是用力 随意地去切去砍,刀怎么可能不坏得快呢?” 魏惠王边听边点头,庖丁轻松自如地解完了牛,然后 轻轻擦拭了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语出《庄子》。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想真正学到知 识或掌握一门技艺,常常需要反复实践。只有勤学苦练, 才能发现并掌握规律,将技艺修炼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庖 丁正因为到此境界后,熟悉了牛的机理,自然懂得在何处 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我们能透彻领悟生活的道理,摸 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 ,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枯辙之鲋 庄子家境贫寒,**断炊后到监河侯家中去借米下锅 。但是监河侯没有马上给他,而是拖延道:“等我稻田里 的米收获了,我会借给您的,可以吗?”庄子听了后很生 气,就给监河侯讲述了下面这个故事。 “刚才,我正匆忙地往府上赶,忽然听到有喊声:‘ 救救我,救救我!’听到喊声,我一愣,急忙停下脚步, 回转身,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条鲋鱼躺在路当中的车辙 印里。我问它:‘是你在喊救命吗?’ 鲋鱼有气无力地张张嘴说:‘是我。我是东海里的水 官,不幸流落到这里,你能找些水来救我一命吗?’ 我告诉它:‘好吧,我愿意救你,不过现在不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