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西行漫记/国际名人看中国

七十年代西行漫记/国际名人看中国
作者: (美)海伦·斯诺|总主编:孙华|译者:安危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7.70
折扣购买: 七十年代西行漫记/国际名人看中国
ISBN: 978720013720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历史的回顾 我和我的丈夫埃德加·斯诺常常感到,我们自己在20 世纪30年代的活动,成了中国西北形势的一部分,我们是 那些和杨虎城将*一起发动了1936年西安事变的东北难民 们的特殊朋友。为了寻求真理,我们心甘情愿,冒着一切 风险,于1936年和1937年分别完成了我们的西北之行,并 把事实真相公诸于世。 1932年12月25*,我们在美国驻*本东京大使馆结了 婚。然后,去南洋进行了一次漫长的蜜月旅行。*后,于 1933年3月到达北平(今北京,下同)。我们从*本出发, 经过**、婆罗洲、苏拉威西、爪哇、巴里,取道新加坡 ,回到香港、广州。然后,乘汽轮沿中国海岸北上,一路 上参观了条约规定的所有通商口岸。1931年,我携带1930 年出版的斯彭格勒写的《西方的衰落》(全二卷),已经 到过中国。使我惊讶的是,他的理论,正好赶上1929年至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萧条时期。……那时,英 国统治着世界上一个很大的区域。荷兰统治了印度尼西亚 ;法国统治了印度**和别的一些地方。埃德和我旅行期 间,一直在研究没落的西方帝国将要发生的情况。我们明 确无误地意识到*本取代西方、占领中国的企图。我们一 到北平,就在煤渣胡同21号一座中国式的小房子住下,埃 德便坐下来,写了一篇题为《西方声誉下跌》的长篇文章 。他不知道该把这篇文章寄往何处,因为他通常给《纽约 先驱论坛报》撰稿,每篇稿酬约150美金。我坚持不让他删 改,给《星期六晚邮报》寄去。该刊当时是世界上发行量 *大的一家杂志,稿酬也*高。他断定人家不会考虑采用 这篇文章,嘟囔了好半天,*后还是采纳了我的意见。 几周后,我们去拿家里寄来的邮件,发现了一个从《 星期六晚邮报》寄来的小小的开窗信封。然而,我们以为 是要求预订报纸,甚至没有立即拆阅。打开一看,原来是 一张小纸片(支票),上面写的数字是“0.00”,我们 以为是打字打错了,可能是“.50”之误,充其量 是“.00”。为了慎重起见,我们坐上我们私人的黄包 车,去国立商业金融银行(当时美国在华的**银行)。 “这张支票是真的吗?能不能存?”埃德无法相信自己的 好运。银行出纳员毕恭毕敬地看了看埃德,说:“是真的 ,当然能存。”l元兑换成5元,我们靠这笔款子,过了一 两年。 那篇文章是来自美国方面支持中国独立的*初例证之 一,也是极力反对已于1931年侵占了满洲的*本帝国主义 的例证之一。埃德的名字,从1931年起就上了*本人的黑 名单。他无论到哪一个*本占领区去,总要成为*方的* 击目标。对美国一家*大的、*有影响的杂志来说,发表 这样的观点,是形势变幻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同时,埃 德的**本书《远东战线》,在纽约由史密斯和哈斯出版 公司出版了。埃德是**个报道*本占领满洲的外国记者 ,也是**个报道1932年上海之战的外国记者。这些事件 ,都是我们亲临现场,耳闻目睹过的。 我俩都反对在中国领土及其他地域的外国帝国主义, 我们想,是改弦易辙的时候了,美国应当反对*本接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