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入门(1妙趣横生的心理课畅销3版)

心理学入门(1妙趣横生的心理课畅销3版)
作者: 隋岩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42.80
折扣价: 25.70
折扣购买: 心理学入门(1妙趣横生的心理课畅销3版)
ISBN: 9787521602821

作者简介

隋岩,知名作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获得应用心理学学士学位。代表作有《心理的故事》系列、《**心理学》系列、《心理学与你》《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与人生》《缺失的心理课》《小清新心理学》《美国**安全局秘史》《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史》《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等。

内容简介

心理学研究的是“脑”而不是“心” 生活中的许多人,在听到心理学或者心理咨询一类的 词汇时,**个反应通常都是在心中暗吸一口凉气,接着 马上想到:“那你_定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了?”但凡对心 理学有所了解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一种**可笑的想法。 不过,它却提出了一个被众人误解多时的问题。 当我们谈到思考、谈到意识、谈到个人感*时,通常 认为这是来自“心”的感*,而不是来自“脑”。在中国 的传统文化中,古人认为人在思考的时候是用“心”去想 的,而不是用“大脑”。直到现代医学的发展,才逐渐打 破这种错误的认识,人们才将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及 感*的来源定位在大脑。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所指的“心”已经不单 纯指心脏,而变成“心,思之官也”。“心”从一个具体 的器官,变成人类思想中枢的所在。也许是因为“用心思 考”比“用脑思考”听起来*亲切,“心理学”一词才沿 用至今。否则的话,就应该叫作“脑理学”而非“心理学 ”了。 英语中的心理学(psychology)词根来自希腊语。“ psychology”一词由两部分组成,“psyche”在希腊语中 的意思是“心灵”,后缀“—ology”则代表某个研究的领 域。于是,“psychology”一词就变成“对心灵的研究” 。 发展到21世纪,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已经**广阔,不 仅包括人类心灵的秘密,还涉及人的行为、心理过程等。 可惜,许多被大众传媒当作心理学知识传播的信息,其基 础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大众心理读物和心 理自助类图书的内容是来自猜想、夸张和误解。 在开始学习心理知识或者阅读心理学类书籍之前,不 妨来测试一下,你是否像大多数人一样搞不清楚心理学研 究是什么东西,也弄不明白什么是错误的常识、什么是缜 密的科学。 请判断,下面五种陈述是否正确。 [A]长期神经紧张、焦虑会导致胃溃疡。 [B]躁郁症是人的潜意识冲突引发的。 [C]当一个婴儿出生时,他的脑细胞已经发育完好,并 且足够使用一生的时间。 [D]只要是生活中发生的事,都会在记忆中占据一个永 恒的位置。 [E]新生儿的大脑就像是一张白纸,他所认识、了解的 任何事物,掌握的任何技能,都要通过后天的习得。 在以上五种情况中,你认为哪种情况是正确的,哪种 情况是错误的?给你60秒的时间记住答案。实际上,这五 种情况中,只有A是正确的,B、C、D、E都不正确。下面, 让我简单地解释一下原因。 [A]人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往往是相通的。当心情始 终轻松、愉快时,身体的状态也**好;反之,长期处在 高强度的压力之下,就很容易引发身体的疾病。精神紧张 会增加胃酸的分泌,又影响胃肠道黏膜的血液营养供应, 从而引起溃疡。